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重生后,他要上位做驸马 > 第105章 添柴

第105章 添柴

若李太医那边顺利,今日约莫会罢朝。

皇帝对自己的身子骨很重视,那药不慎就会导致瘫缓,只要李太医说需要施针休息才能确保完全痊愈,皇帝自会考量。

至于其他太医,按照施寒岄对他们一贯的了解,只要是对皇帝好的建议,他们都会附和。

毕竟,他们也不敢保证皇帝近日不会再生病。

若反驳了李太医,支持皇帝上朝,那上朝后如果皇帝身子真的有恙不适,皇帝难免会多加联想把罪名加到他们身上。

且昨日那药冲着皇帝去,最坏的结果便是皇帝瘫缓,皇帝约莫也想瞧瞧,今日见不到他人,会不会有人着急。

郁沉云因为被诊出风寒,已经特意派人去向肖柏昌说明情形,只道三日后再带他游京。故而郁沉云和青堂都留在了府内。

青堂白日依旧到郁沉云院中侍疾,主要是奉命盯着他。

皇帝听了院首和李太医的建议,服药休息,今日罢朝。

皇帝罢朝也的确如施寒岄所想,他想瞧瞧宫外有没有人坐不住,想要急着打探他有没有瘫缓在床的消息。

罢朝的消息传出宫后,施寒岄便向宫内递了信,请求入宫。

她先来到清正殿内,向皇帝呈上自己亲手所抄的道经。

再过两日,便是皇帝每年都要休朝论道的日子。

皇帝前些年论道之时,听千音道观的道长说,每年论道之日,将旁人亲手所抄的经书焚熔于论道时必燃的仙梦鼎中,是为祭神。

抄经的人越多,焚熔的经书越多,则越有可能在论道之时得见神谕。

因此,每年论道之日前,无论是朝臣还是后妃、皇子、公主,甚至民间有德望之人,皆会将抄录的经书送入宫中。

施寒岄也是借了这个由头,才得以入宫。

呈上经书后,她观皇帝面色不愉。

“父皇,儿臣昨日出府接驸马回府时遇到二皇兄,二皇兄说母后因着四皇妹的事情伤怀已久,儿臣今日想去瞧瞧母后,若父皇无旁的事吩咐儿臣,儿臣便先行告退了。”

施寒岄低眉垂首,端的是温顺至极的姿态。

淑妃的局,还差点火候,她今日进宫,就是来添柴。

昨日出府,施洛明到府衙前,她特意半道截住人,在人前和施洛明叙了几句话,为的就是把昨日她见过施洛明这事坐实。

淑妃做局,目的是想让皇帝觉得,皇后和施洛明有谋害他夺位的心思。

但仍有些漏洞。

皇帝应是会想,

一来,皇后为何要选择这个时候加害他?她难道就如此确定他瘫缓后一定是施洛明掌权吗?还有施洛江在,皇后缘何如此自信?

二来,那绣娘的诗词并不能实际指认施洛明什么,也有可能是绣娘对施洛明单相思,如今瞧来,也只能确定绣娘是皇后的人罢了。

三来,淑妃也不是完全没有嫌疑。送到淑妃宫中的布料,难道淑妃就不能拆了重缝?

这也是为何皇帝只是将皇后禁足的原因,这件事尚有疑点,明面上是过了,但皇帝私底下定会继续查探。

所以,还需添两把柴。

第一把要让皇帝觉得施洛明对昨日宫中发生的事情极为关注,这样施洛明便有做局的可能。到时绣娘是不是单相思,皇帝自有论断。

第二把要让皇帝察觉到,施洛明和皇后有这个时候加害他的动机。

这第一把柴,由施寒岄亲自来添;至于第二把柴,是施洛明自己来添还是其他人来添,都可以。

昨日宫中之事,皇帝下了令,不许议论外传,所以施寒岄不应该知道皇后被禁足一事,她今日入宫,来得巧;要看皇后,说得巧;昨日遇到施洛明,遇得巧。

“你昨日遇到你二皇兄,他除了说你母后伤怀,还说了什么?”皇帝阴森森盯着施寒岄。

施寒岄并不害怕,她很清楚皇帝这阴冷的神情不是对她,而是因为施洛明。

毕竟,她施寒岄,只是个公主,在皇帝眼里,她不会是主事夺位的人,只会是施洛明的棋子。

若昨日之事真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