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易中海就赶紧起来去找贾东旭一起上班,那速度,生怕自己这个养老的“好大儿”跑了似的。
见易中海过来了,贾东旭放下手上的筷子,赶忙起身问道:“师傅,您咋来了呀,吃了吗?要不就在这儿对付一口!淮茹,师傅来了,赶紧拿副碗筷过来。师傅,您先坐!”
说着,贾东旭还不忘贴心地把凳子给易中海拉开。
秦淮茹听到丈夫的话,也放下手里的活,从厨房里面拿了一副碗筷,快步走出来,把碗筷放到易中海面前。
易中海看着贾东旭夫妇二人的态度,心里那叫一个满意,至少表面上贾东旭他们夫妇对他是相当尊敬的。
“东旭啊,你们别忙活了,我在家吃过了。”易中海把面前的碗筷往里推了推,“我来就是想问问你,你妈昨天回老家咋样啊?还适应不?”
“适应,我妈当然适应啦,现在乡下吃的大锅菜,油水可足了,隔三差五还能吃顿肉呢,生活一点不比咱们城里面差,就是现在她一个人住在乡下,我还挺担心她的,她那性格您也知道……”
不得不说,在易中海和贾张氏的谆谆教诲之下,贾东旭在“孝顺”这方面表现得确实挺让人满意的。
这点正好戳中了易中海的心窝子,他就喜欢这样的贾东旭。
易中海沉吟了片刻,开口道:“嗯,东旭你说的对,你妈那个人在性格上确实有点那啥。但是啊,别人可以说,你这个当儿子的可不能说,她现在一个人住在乡下,你隔几个月抽休息的时间回去看看她,可别让人说闲话!”
“是,师傅,我都听您的!”贾东旭一副乖孩子的模样向易中海保证道。
此情此景,易中海很是欣慰,他这么一大早来就是为了拉近和贾东旭之间的关系。
至于为啥他要为贾张氏这个老虔婆说好话,还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名声那是相当重要。
其实易中海心里巴不得贾张氏这个老虔婆死在乡下,可要是贾张氏死了,他易中海和贾东旭的名声就臭了。
别人会说是因为他们师徒二人合起伙来把贾张氏赶回乡下,所以贾张氏才死的。
说不定还会有那种自以为聪明的人把贾张氏的死因赖在他们师徒二人头上。
就算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易中海是谁啊?他可是绰号易不群的“男人”!
在易不群心里,最重要的就是养老和名声,要是名声扫地,那可比杀了他还难受,所以易不群得把所有危机都扼杀在摇篮里。
再说了,他在这个院子里也不是没有敌人,刘海中和许富贵就是他最大的敌人,以前还有个何大清,这三人可是让易中海头疼得很。
何大清是他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合力设计赶走的,刘海中那个家伙只有莽力没有脑子,倒也好糊弄,可许富贵这人就像毒蛇一样,能给人致命一击,这样的人易中海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待在院子里。
所以啊,易中海处处小心,生怕自己有把柄落在他们手上。
就像现在贾张氏回乡下这件事,要是被有心人恶意传播,肯定会说是他易中海为了让贾东旭养老,特意把贾张氏赶回去的。
谣言的威力可比真相大多了,尤其是在这个信息不发达、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一句谣言毁掉一个人的事儿还少吗?!
所以,今天一大早易中海过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贾家最近和他在明面上保持一段距离。
这样,至少在外人眼中看起来的意思就是,他易中海对于贾东旭让贾张氏回乡下这件事有点不满,易中海这么重视孝道的一个和蔼可亲的一大爷和这件事没关系,而且对这件事情是持反对意见的!
不得不说,易中海这算盘打得那叫一个响啊。
“东旭啊,最近咱们爷俩就别一起上下班了,你妈的事儿至少对外面我得有个表示啊!”
贾东旭想了想,心里暗骂道,你这个老狐狸,啥好事都让你给占了!
贾东旭面露忧郁,语气中带着丝丝伤感,“是师傅,您说啥就是啥,我都听您的!”
易中海见状,心里疑惑,难道是自己用力过猛了,东旭没听明白话里的意思,真的伤心了?!
“东旭啊,师傅刚刚可能没表述清楚,咱们只是表面上装一下,做给院子里的人看的,要不然你妈刚回去,咱们师徒就表现得那么亲近,不知道的人会说闲话的!”
易中海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给贾东旭解释道。
贾东旭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高兴地说:“嗨,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师傅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