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流转,转眼便是西贝勒府小阿哥弘晖的满月之喜。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shucheng.com
这一日,西贝勒府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比之上次胤祐来访时,更添了几分喧腾与郑重。
大红灯笼高悬彩绸飘扬,往来皆是朝中显贵宗室亲藩,府中上下无不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胤祐依旧是那副需要人小心搀扶的模样,由顾寒舟和王管事一左一右伴着,缓步踏入。
他今日穿了一身宝蓝色的暗纹锦袍,更衬得面色有几分苍白,却也添了几分清贵。
“七弟来了。”胤禛今日作为主人,一身绛紫色蟒袍,精神格外健旺,眉宇间是掩不住的喜悦与自得。
听到同传并亲自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络。
“给西哥道喜了。”胤祐微微欠身,声音带着一丝刻意压制的虚弱感,“小侄儿满月大喜,弟弟岂能不来。”
“快里面请,外面风大。”胤禛侧身引路,目光在胤祐身上一扫,关切道:“看你气色,似乎还未大安,本不该劳动你跑这一趟。”
胤祐顺着他的话,轻轻咳嗽了两声:“无妨,沾沾喜气,或许弟弟这身子骨也能跟着好些。”
两人并肩往里走,沿途不断有官员、宗亲上前向胤禛道贺,胤禛一一含笑应对,举止从容,颇具威仪。
胤祐则安静地跟在稍后,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那些道贺之人的面孔,心中却在快速盘算着各方势力的亲疏远近。
今日来的阿哥不少。
大阿哥胤褆依旧是那副爽朗或者说莽撞模样,嗓门洪亮,与相熟的武将谈笑风生;太子胤礽端坐首席,神色淡淡,自有储君气度,只是偶尔看向胤禛的目光,略显复杂;三阿哥胤祉温文尔雅,与几位文臣低声交谈;八阿哥胤禩笑容可掬,八面玲珑,周旋于宾客之间,如鱼得水;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这对难兄难弟凑在一处,不知在嘀咕些什么,脸上带着惯有的几分玩世不恭。
胤祐被引至宗亲席位坐下,顾寒舟照例立于他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没有情绪的雕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场面愈发热闹。然而,细心的人都能察觉到,主人胤禛的目光,时不时会瞟向门口,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皇阿玛……会来吗?
这个问题,不仅萦绕在胤禛心头,也悬在许多宾客的心上。皇上对子嗣的看重人尽皆知,西贝勒嫡长子的满月宴,按理说,即便不全程参与,也可能会露一面以示恩宠。
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渐偏,却始终未见圣驾的影子。
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己经开始交换着隐晦的眼神。难道,西贝勒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也不过如此?
胤祐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眼帘低垂,遮住了眸中的清明。
他不意外,康熙晚年,对儿子们的制衡之术己炉火纯青,过早地对某位皇子表现出过度的青睐,绝非这位千古一帝的风格。
不来,或许才是最正常的。但不来,不代表不重视。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场面略显微妙之际,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清晰而富有节奏的唱喏声,打破了喧嚣:
“圣旨到——!”
三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原本还在交谈、饮酒的宾客们,齐刷刷地静了下来,目光齐齐投向大门口。
胤禛更是精神一振,脸上难掩激动之色,连忙起身,快步迎了出去。其余阿哥、宗室、大臣们也纷纷离席,整肃衣冠,准备接旨。
只见一人身着宫廷总管太监的服饰,面容白净,神态肃穆,手捧一卷明黄的圣旨,在一众小太监的簇拥下,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
正是康熙御前最得信重的总管太监之一,梁九功。
“奴才梁九功,恭请西贝勒接旨!”梁九功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厅堂。
“儿臣胤禛接旨。”胤禛撩袍跪倒,身后乌压压跪倒了一片。
胤祐也由顾寒舟扶着,缓缓跪下。他体弱,动作比旁人慢了半拍,倒也无人指摘,反而显得合情合理。
梁九功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皇西子胤禛之嫡长子弥月之喜,朕心甚慰。胤禛克承所学,修身谨行,其子亦当克继祖德,光耀门楣。今特赐玉如意一柄、金锁一件、上等绸缎十匹、各色宝石百颗,以示恩宠。”
“另,为胤禛长子赐名曰‘弘晖’。望尔父子,体朕苦心,忠君爱国,恪守本分。钦此!”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