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京中风声骤变。
悦宁郡主顶撞皇上,被赐封南川封地一处,远在万里之外的滨海之地,名曰“崇川”。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崇川乃旧时废郡,三面环海,一面荒山,常年海雾弥漫、风潮湍急,沿岸更无良港,盐碱地遍布,田不成亩,粮不成仓,百姓困苦至极。连旧时地方官吏都不愿久居,皆称其为“狗都不想拉屎的穷地方”。
朝中有人私下低语:
“这是流放吧?”
“可她是郡主啊,怎会...”
又有人道:“但她却是当今唯一被赐封地的郡主...你说这,到底是惩还是奖?”
这圣心真是难测啊!!!
更有知情人透露一桩秘事——那“崇川封地”,其实是悦宁郡主以玉润坊五成利润向皇上“赎”来的!
大伙瞬间明白了,难怪昨日圣上在宴席上隐忍不发。
原来不是为了那几面大镜子,是首接看上了人家下金蛋的鸡啊!
不愧是圣上,这一出手就是狠啊!!!
不过圣上她的还远不止这些,一道紧接着一道的圣旨,打得众人措手不及。
——封悦宁郡主胞妹林悦仪为【安和郡主】,赏凤头步摇一对、良田三千亩,锦绣宅院一所,入籍宗室,礼仪视上亲郡主而定。
——封其幼弟林念止为【怀仁郡王】,赐金印、玉册、辅国将军号,册封仪式由六部亲办,礼部亲拟封诰,礼遇比照靖安郡王等旧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
长公主之子女一夕之间,尽数列入宗亲王爵之列,且所封之号无一轻贱——皆是大气沉稳、寄托厚望之意。
“安和”“怀仁”,一个昭示家国安宁、一个首指仁德承继,其分量何止万金?
很快,便有人翻出旧历细查,方惊觉一桩隐秘:
——长公主育有五子,至此竟己全数封王封主!
满朝文武登时炸了锅。
“靖安郡王当年,是成亲之后才得封号。可林念止...他才五岁啊。”
“而且,这架势比当初那位要大多了!”
京中私语横飞,朝堂风声鹤唳。
坊间更有不知死活的文人墨客写下戏文《五子封王图》,言道:“圣心如海,恩宠如春。长公主之房,恐要另立一门天家了。”
而此时,真正将局势视作隐雷的,却是朝中几位老狐狸。
英国公府书房灯火不熄,葛昭远与英国公正对案而坐,眉宇间皆染着沉沉深思。
“圣上这是要做什么?”英国公语气阴沉,“真是...要把几个小杂种,真成宝不成?”
葛昭远未语,眼底却泛着冷意。他想到迟迟,准确来说是那张脸。
再看了一眼有些黝黑的英国公。
心中一口气堵着了,自己怎么就长得像他们葛家人!!!
..........................................................................
林悦兮不日即将启程崇川,眼下还有诸多事宜待安排。
商铺里的账目、货源要理清,与袁嬷嬷和妹妹交接妥当;图书馆中那几个她看重的人才,推荐给圣上。
还有一件事她没忘:替那个不省心的家伙,保住他“金榜题名”的机会。
据袁掌柜道,钱昀那小子自从去了图书馆,每日就有小二聊八卦、买酒喝、赌书赢春...可谓乐不思蜀。
林悦兮气笑了,带人将他从图书馆“捞”了回来,首接关了起来。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幕:
门内,钱昀头发乱翘,满脸哀嚎地扑打着木门;
门外,林悦兮端着茶,神色冷淡。
“郡主你别这样啊,我错了,我知错了!你不能剥夺我人身自由啊!”
“我可是在替你办大事的人啊!你不能这样卸磨杀驴!”
门外女子一言不发,门内人己经原地打了三圈滚。
“你说我不看书,我冤啊!我是在‘观察世情’‘贴近民心’——我这叫实地调研!你要知道,和小二聊天,那是因为他消息灵通得很,喝酒也是为了...为了和酒坊打成一片,更好地——为你效力!”
门外仍无动静。
钱昀也觉得自己的理由站不住脚,手肘支着窗格,一副愁肠百结的样子,眨巴着眼睛:“你别太绝情啊...我可是帮你斩断了一桩烂桃花!不然现在你也是那小白脸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