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泽心中涌起一股怒火。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他吐了一口唾沫到掌心,双掌搓了搓,再次牢牢握住锤柄,举起了锤头。
口中轻哼一声,双臂用力挥下,全力使出所有的力量,将铁锤猛力砸向水泥板。
可就在锤子撞击的一瞬,一阵巨大的反震之力自锤柄传导至手臂,差点让他失去平衡跌倒在地。
幸运的是旁边一位官员眼明手快,及时扶住他才站稳脚步。
此时他的虎口处传来剧烈的疼痛感,几乎无法握紧手中的锤子,这正是刚才铁锤传递回来的强大反作用力所致。
而目睹这一切的官员们都陷入沉默,眼睛睁得大大的,如同看到了一件惊世骇俗之事。
杜世泽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时,也将目光投向水泥板——只见上面仅仅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而已,其他并无任何破损痕迹!
这一幕虽没能被杜世泽尽收眼底,但周围的所有官员却看得真真切切:当铁锤砸向水泥板的一刻,并未发生想象中的粉碎情景,只溅射出耀眼的火花,之后那块水泥板依旧稳稳地躺在地上,没有一丝损伤!人们无不惊叹万分。
那些原来打算嘲弄此景的官员们同样惊得说不出话。
一个疑问随即浮现所有人脑际:这种叫“水泥”
的材料到底是什么?居然能如此坚固,就连这般沉重的锤击都毫无损坏。
见众人的表情变化,朱允烨满脸骄傲之色。
他此刻深深沉醉在这种独特的优越感之中。
何为降维打击,这就是!
众大臣当中,杜世泽首先清醒过来。
他随手扔下手中的锤子,然后跪拜于地,兴奋异常地喊道:“苍天庇佑!陛下护佑!昆山的百姓有望得救了!”
在这一声音引导下,其他人也随之恢复理智,看向朱允烨的目光皆有不同。
“恳请太孙殿下把此物交给下臣!有了它,在下定能够打造一座百年不易坍塌的大坝,彻底断绝江南水患,昆山人民也终不会再因洪水四处流浪。”
他说这话时充满坚定与希望的神情望向朱允烨。
朱允烨注视着眼前伏地叩首的杜世泽,并无言语。
过了好久,方缓缓出声说道:“杜侍郎请起。”
听后杜世泽立即起身,可眼光仍紧紧锁住朱允烨身上不放。
随后朱允烨告诫他说:“杜侍郎你清楚否,这乃是国家百年规划,可不是随你说建就能建造成功的。”
顿了一下又继续追问道:“你确定你能成功完成这件大事吗?”
闻得此言,杜世泽毫不犹豫且坚决地回应道:“为证此承诺,我愿以脑袋做保。
假如无法建成这座百年长堤,臣必定提首级前来拜见殿下!”
听见这豪迈誓言,朱允烨不再犹豫分毫。
“好!既然这样,本王就遂你这份忠诚!”
随即高声宣布命令:“杜世泽听命!”
听见名字点到,杜世泽立刻应答称:“臣遵旨待命。”
跟着传来旨意曰:“寡人任命你担任江南赈洪总督一职,负责专理江南水灾治理和堤坝修筑工作。
于防汛季节前务必顺利完成,如不能做到,则定然严惩不贷,绝不宽恕!”
杜世泽毫不迟疑答道:“臣谨遵圣谕。”
看到这位年轻太子行事如此果断有力,群臣恍惚之间仿若眼前站着年轻版朱元璋,言行神态间有着难以掩饰的一脉相承。
他们的面色逐渐凝重下来,开始重新估量这位未来的储君。
从此之后,众人再也不把他视作稚童。
然而,朱允烨接下来的言论,却让在场之人震撼不已!
朱允烨目光扫过百官的表情,内心颇为满意——自己的威信果然已初步确立。
随后,他话锋一转,掷下一颗惊雷:“孤决意重开海禁!”
此言甫出,方才还在惊叹的文武百官瞬间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抬头直视朱允烨,目光中有震惊、有疑惑,也有难以掩饰的惶恐。
朱允烨毫不退缩地迎上所有人的视线。
一名官员当即站了出来,质问道:“太孙殿下,海禁乃是陛下亲定国策,其旨在防范倭寇侵扰东南。
太孙竟要重启海禁,请问如何安置陛下之威名?”
众所周知,大明治天下以孝道为首,因此这位官员搬出了朱元璋,话里行间之意显而易见:这是陛下的旨意,你身为皇孙理应遵守;况且陛下健在,你岂能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