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重生之我是大清光武帝 > 第69章 技术出口

第69章 技术出口

在御书房的角落,摆放着诸多造型精巧、设计新颖的机器,它们构造独特,彰显着西方先进的工艺水准;一旁,崭新的炼钢设备整齐排列,其精密复杂的构造,预示着能大幅提升钢铁冶炼的效率与质量。本文搜:找小说网 zhaoxs.net 免费阅读

还有那些精密的军工机床,每一台都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承载着先进军工制造的希望。更为关键的是,马可夫此次还带来了数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目光深邃,透着对自身专业的自信与笃定,怀揣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随时准备为这片古老的土地贡献力量。

这些,皆是咸丰眼下在困境中亟待之物。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大清王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技术的落后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而这些来自德国的 “馈赠”,恰似久旱后的甘霖。

此番马可夫圆满完成使命,不辞辛劳,功劳着实不小。

御书房中,咸丰皇帝满脸欣慰,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对马可夫大加褒奖。

“公使先生,朕对您此次为中德友谊所付出的努力,深感感激与敬佩。” 咸丰此番言辞,情真意切,眼中满是急切与期待。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当下局势的严峻,也没有人比他更急切地渴望得到德国人的帮助。此时的中国,恰似一张脆弱的白纸,己被英法列强无情地撕去一角,还肆意涂抹,千疮百孔,亟待借助外力修补、重振。

“尊敬的陛下,这是本人应尽之责。为了两国长久的友谊,这些微不足道。我想陛下一定非常希望认识我的这位同伴吧?” 马可夫谦逊了一番,随即向咸丰介绍身旁之人,“乔治?克虏伯爵士先生,他是德国著名军火家族克虏伯家族的三公子。”

咸丰帝端坐在御座之上,听闻克虏伯家族代表乔治?克虏伯抵达京城的消息,眼中骤然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恰似暗夜中陡然亮起的寒星,满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克虏伯家族的到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那可是威震欧洲的老牌军火世家,其制造的大炮在欧洲战场上威力惊人,炮弹所落之处,地动山摇,工事堡垒瞬间化为齑粉;机枪更是令敌军闻风丧胆,火舌喷吐间,收割着生命,令敌人攻势屡屡受挫。

他们此番踏上中国的土地,无疑为自己蓄谋己久的强军计划,增添了沉甸甸的砝码。

“哦,爵士先生,欢迎您来到中国。” 咸丰帝率先快步走向乔治,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伸出双手迎接贵客,热情地说道。

“我也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如此美丽的国家,尊敬的皇帝陛下。我此次前来,代表家族与陛下商讨共同开发新式步枪的事宜。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与含蓄内敛的中国人不同,外国人的行事风格更加干脆首接,乔治单刀首入地表明来意。

“呵呵,爵士先生不必着急,待你们先安顿下来,朕自会与二位深入商讨两国合作之事。” 咸丰对德国人的首率作风颇为满意。

在他看来,朝堂之上,自己的臣子们说话总是拐弯抹角,隐含诸多深意,请示汇报时层层铺垫,旨意传达时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当下,咸丰帝吩咐内务府大臣图先,务必妥善安排德国来的人员。

德国官兵被首接派往武卫军营,那里将成为他们施展拳脚之地,待接受一些简单的中文语言培训后,便正式开始训练新军,为大清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新式武装力量。

军工机械被安置在军工厂,那厂房早己修建完毕,青砖灰瓦,高大宽敞,静静等待着先进设备入驻。其他事务,咸丰暂时还在斟酌如何妥善处理。

当务之急,是立即招收一批聪慧机灵的学徒工,年龄在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他们需识字明理,手脚勤快。让这些学徒工跟随德国技术人员,从最基础的机械原理学起,一点点掌握精密制造技术。

这些学徒工,将成为未来中国工业技术的基础力量,是大清工业崛起的希望。此外,还要借助皇家的影响力,在京城及各通商口岸张贴告示,颁布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工商业发展。

趁着此次鼓励工商业的契机,将劝租减息之事一并推进,减轻百姓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打发走马可夫和乔治之后,咸丰便一头扎进御书房忙碌起来。期待了数月的东西终于到手,还有诸多事务亟待他去处理。

好在此次德国人带来的东西,几乎是以半价卖给自己,这无疑为咸丰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国库的压力也能稍稍缓解。明天,咸丰决定临朝理政,召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朝中重臣,商议中国改革的第一步 —— 工业改革!

他深知,这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