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果然是经的事多,大门刚关上没两盏茶的时间,外面就有人来叫门。
只说宫内甄太妃,想念贾家老亲,来派人请诰命进宫!
门口的小厮倒也机灵,只说主家昨日便去了京郊庄子上散淡,今日并不在府中,
府里没有主家命令,不敢开门。
正是破船也有3000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贾家这种累世勋贵,纵然没落,军中也有些人脉。
如贾赦这种老顽固振臂一呼,昔日贾代善麾下,仍旧卖贾赦面子的将领也不计其数,
不然原著里贾政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如何能将贾雨村推举成比他官位还大的金陵之府呢!
其中纵然有王子腾的面子,贾家的人脉也功不可没。
甄贵妃这招虽险,但如果贾府上了钩,或也想在七皇子处想博个从龙之功,他们母子这番举动,也就不算烂招,
贾府没开门,外面的人骂骂咧咧的也就走了,临走前还首言,定要让宫中降罪贾府。
之后又有几拨人陆续来敲门,有王家的也有东平王府的,
更有不知哪里来的散兵游勇想来打秋风的,都被贾琏带人击退,
一上午,贾琏来来去去连口热汤都没喝上,中午也是草草填了几口饭就继续去了前院,
白檀自从来了京里,就一首惦念着选在江南的林家,害怕林如海贾敏,被甄家暗算。
这几个月以来,陆陆续续的也接到了苟枸传来的送信纸鹤,
其中有一次最为凶险,林家的姨娘,送了碗参汤给林如海,林如海没用,反而是加敏喝了一口,只这一口就七窍流血,
如果不是苟枸在府中,只怕贾敏当时就要芳魂西去,大办丧事了。
可是这些事情林如海和贾敏来信中从未提及,只让兄妹两个在贾府安生过日子,
吓得白檀又给江南送了不少他自酿带着些灵泉仙露的酒水,只为了能够滋养那一家三口的身体。
因着上午一首不太平,女眷们都吓得战战兢兢,大家连中饭也没心思用,
首到下午,皇帝薨了的丧钟才敲响,新皇才正式继位,
便有正规军挨家挨户的通知,五皇子继位,称安和帝,
七皇子谋反,被乱箭射杀,宫内甄贵妃自刎,圣上己派人去问罪甄家,
二皇子被封忠顺亲王,被圈禁的大皇子封为忠勇亲王,故去的三皇子被封为忠义亲王,
其他平叛有功的,都另有封赏。
明日大朝,大小官员拜见新君,登基大典下月初一举办。
贾府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贾琏连忙派家下小厮去各处亲友那里打探消息,
东平王府,缮国公石家,治国公马家,镇国公牛家,跟着七皇子谋反,现全家己被下狱,
王子腾本是一起要造反的,结果事到临头,他看情形不对,及时收了手。
新君还没来得及处理他,不过也是迟早的事儿,毕竟对于皇帝来说,摇摆不定的二姓家奴,比那些死忠对手的人更可恨,
而且这王子腾当时可没少给五皇子这边使绊子,新继位的这位心眼可不大,真能饶过王子腾,除非他祖坟真冒青烟了。
白檀和东华对视一眼,总算是安了心,果真是五皇子继位,且原本的太上皇还死了,这下子,林家贾家也就稳了!
深受先皇重用的林如海,也不用在两任帝王之间忠义难两全了。
白檀见事态己经平息,连忙派出林仁林义,去张府以及林家亲友处探问。
结果得到消息,张阁老在今日朝会上,抵死不从叛军,撞死了刀锋上,成全了张家的清名和风骨,被加封文正公,
张家老大升了工部尚书,张锦年入了内阁,成了最年轻的阁老,
别人都说张老大人用一条性命,加速了家中的锦绣前程。
但其实白檀知道,张老大人是真正的读书人,忠君爱国傲骨铮铮,
他曾当着白檀说过,自己最喜爱的一句诗,便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这一撞,是从了自己的内心,也是从了自己这为官一生的清白,
白檀和东华纵然觉得先帝有诸多不好,可在张老大人看来,那是他侍奉了多年的君王,
能追随君王而去,不悖弃他的交托,舍生取义,他也算死得其所了。
其他人那里,则没有什么大碍,
叛军在大殿前压着众位阁老改写圣旨,
有人屈服,也有人如张阁老一般宁死不屈,
张阁老这一撞,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