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县丞不在衙上,郑亭长就决定先走了,寻思着明后日再来。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免费阅读
不想,衙役却一把拉住他:“你要真的有急事,我跟县丞大人家的门房能说上两句话,可以帮忙通传一下。”
衙役嘴上说着,背着人,朝郑亭长,比了个手势。
郑亭长知道他的意思:“你在这等一会。我过会儿回来。”
说完牵着他的骡子往回走,在城门处遇到刚下车的陈九月。
唐小西一身新衣,梳着丸子头,一双眼睛圆溜溜地盯着高大的城墙和城门,惊讶到合不拢嘴。
“娘,这就是县城吗,这城墙城门好高好大啊,比咱家的庄门都高都大!”
陈九月背上背篓,牵上他的小手,迎面就看见了牵着骡子来找她的郑亭长。
郑亭长首话首说:“县丞大人不在衙上,去他家找他,得打点衙役和门房。不去的话,就下次再来。”
简单明了,给钱就今天能见到,不想给钱就下次等人家上衙了再见。
陈九月没有犹豫:“那就去大人家里找他吧。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总不能劳烦您再跟着我来回奔波。”
郑亭长正是这个意思,毕竟他也不是闲人一个,一天天没事做总往县里跑。
“只是,我一个村民,极少与大人们打交道,这打点的银钱您看给多少合适?”
郑亭长左右看看,发现没人看着这边,才凑近了低声道:“铜板给太少不合适,太多又太显眼,给个一两角碎银就不错了。”
陈九月了然。
一角碎银大概100文钱左右,一两角大约就是一两百文钱。
她出门的时候,就带了几两银子和一串铜板,刚好就有几个碎银子。
她背过身去,手在荷包里掏了掏。
她身上也没有称银子的戥子,靠手感也掂量不出重量。于是就捡了三个不大不小的碎银递给郑亭长。
“您看这些够不够。多了就当是给您的辛苦钱了。”
郑亭长拿着银子在手上掂量了一下,够肯定是够了的,他刚才说打点衙役和门房,明白人心里默认的就是两个人。
陈九月递过来3颗碎银,多出来的那一个明显就是给郑亭长的。
郑亭长也没有推辞,大热天的出门谁容易了,回头买碗茶水解渴也要几个铜板。
他带着母子俩回到县衙,重新找到那个衙役,话不多说,只一个眼神,对方就明白。
衙役在前头带路,他们在后头跟着。
拐过两条街,就到了富乐街。
县衙大大小小的官吏和乡绅富户们都住在这里了。
这里除了环境清幽,小商小贩少,巡逻的衙役都比别处多很多。
普通人要进入这条街都是要盘查的,郑亭长一行人有衙役领头带着,且都衣着体面,就省了很多麻烦。
郝宅是一整条街里,占地最大,门面最豪华的宅邸了。
衙役带着他们到了侧门边的门房处,嘀咕了几句,又隐蔽地递上碎银,门房就通传去了。
没一会儿,门房就回来了,远远地一招手示意跟上。
衙役让郑亭长一行人自行跟上,自己则原路返回了。
一个衙役,一个月的薪俸也就800文,这带一段路,就挣一百多文,心里乐着呢。
……
陈九月是在书房见的郝县丞。
他大腹便便,背着手在书房来回踱步。
看见郑亭长带着人进门,急不可耐地上前一步就问:“你们当真有能提高粮食亩产的法子?”
郑亭长汗颜,怎么说这个郝县丞也是举人出身,文人的谨慎和儒雅在他身上一点也无。
这也是他从内心深处就不大瞧得上这个上官的原因。
但是内心瞧不上是一回事,表面的恭顺还是要有的。
“大人莫急,要进献方子的人不是在下。”他让开一个身后,让县丞看到他身后的陈九月母子俩:“是这位来自小牛村的唐陈氏。”
陈九月拉着儿子上前就伏地跪拜下来:“民妇拜见大人。”
在来的路上,郑亭长就叮嘱过了,民见官是要跪拜的,他是秀才,有功名在身可以不跪,但陈九月母子却不行。
“这位嫂子,先请起。”郝县丞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弯下腰,作势要将人扶起。但实际上人离着能有一丈多远,根本不靠近。
“谢过大人。”
陈九月也不想客气,头从地上抬起,顺势把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