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安静了片刻,紧接着——
宋夫人继续夹菜;
季咏年继续啃排骨;
季成松呵呵一笑,给自己盛了碗汤……
今日早朝过后,翰林院就接到了皇上的旨意:
把昨晚那首《伶仃阁赠莫愁》编入《大周诗词集典》,而且还要位列第十!
而翰林院那帮清贵的反应则是——
什么,皇上的旨意?……哼,皇上也就当皇上还行,他懂个锤子诗词?!
翰林学士们立刻找来了那首诗,几个老头子围在一起,带着批判的精神开始一通分析。本文搜:86看书 86kanshu.net 免费阅读
然而,只分析了不到半个时辰,老头子们就老泪纵横的认可了这个排名。
未读之前:我倒要看看,一首从青楼里出来的诗词,何德何能可以进入《大周诗词集典》!
读完之后: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面对年轻官员们的询问,老家伙们把脸一板:
“放肆,如此佳作怎能说是‘分析’?我们明明是在‘赏析’!”
“……”
随即,年轻的翰林们便把消息通过官方渠道,向国子监等官办书院散播了出去。
到了午时,便己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而且大有继续向京外扩散的趋势。
所以,现在人人都己知道,有一个叫做李隐的年轻秀才,写出了一首位列《大周诗词集典》第十名的绝世之作!
而现在,自家闺女(小妹),居然说自己就是李隐?!
哈哈哈哈哈,别说笑了——李隐的诗才,现在都己经被人与二十年前的靖淳先皇后相提并论了!
三哥季成柏看着季姜,用力咽下口中的肉块,大笑道:“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噗……”宋夫人笑出声来,这是女儿十岁时写的《咏雪》,当时难得回京一趟的自己考较女儿的诗词。
于是这首鬼斧神工的诗就应运而生了。
从那以后,宋云绮就再也没让女儿写过诗。
季成松忍俊不禁:“阿鲤,不是兄长小瞧你,你的诗才还不如为兄。”
季咏年难得的没有站在女儿这边,咳嗽一声道:“阿鲤啊,诗词文章的事本就不是女孩儿的强项,你就别跟着掺和了,一会儿吃完饭,陪爹爹再去演武场射几箭可好?”
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丫头别自曝其短了,不然为父也很难帮你说话啊!
“既然是为镇北军将士庆功,那应该是以边塞诗最佳吧?”季姜淡淡的问道。
季成柏和老爹对望一眼,继续埋头吃肉。
宋夫人则放下汤匙,文静的用帕子擦了擦嘴角。
季成松倒是点了点头,但看神情却没当回事。
却听季姜依旧用那副平淡的语气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季成松和宋云绮齐齐愣住,脑海里画面感油然而生。
季成柏和季咏年则是感觉到气氛不对,抬起头来狐疑的望着三人。
季姜耸了耸肩膀,低头吃饭,不说了。
季成松按住妹妹持著的手,急迫催问:“继续呀?继续呀?”
这感觉就像在读一本特别好看的话本子,正读到最精彩的地方,眼看主角就要装逼打脸了,结果往后一翻:
——本卷完!
让人气的想打死作者。
“我的诗才还不如二哥。”季姜轻描淡写的扫了全家人一圈。
她只是觉得一家人今天难得坐在一起吃饭,绝对没有让他们给自己道歉的暗示在里面。
季咏年瞪大了他的一双牛眼,扭头问老婆:“阿鲤这诗很好吗?”
宋夫人面色严肃道:“十分大气!”
她虽然也不擅长诗词,但依然能听出这开头两句是极好的七绝。
见夫人和长子都是这样的态度,季咏年惊了,像是看一把绝世好剑般看着自己闺女,眼睛里有赞叹,又有自豪。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季姜摘着鱼刺,抛出了后面两句。
啪嗒……季成松手里的筷子落在了桌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不断咀嚼着最后这两句,沉浸在一往无前的气势中无法自拔。
季咏年虎躯一震,后脖颈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季成柏嘶嘶的抽着冷气:“小妹这诗听得我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骑马提刀去杀他个一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