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概念,浑浑噩噩,仿佛做了一场梦,梦醒之后,时间总会不知不觉溜走,而他却没有关于那部分的任何记忆。
孩童时期的付千秋从没感觉到这些,或许是年龄太小,本就天性活泼的孩子又怎会长时间集中精神于一件事情。
总之就是他并没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直到12岁上初中时候班级里组织看电影,那是付千秋第一次看电影,或者说是第一次在如此安静的场景下观看一部完整的电影。
生性爱动的他被班级纪律“困”在了原地,导致他只能在认真看电影和睡觉之间选一个去执行。
至于交头接耳什么的,看着坐在旁边班主任一脸胆敢动嘴立刻打入死牢的表情,他自动将其排除在了选项之外。
鉴于付千秋小同学不怎么喜欢白天睡觉,所以事情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电影结束的时候班主任“叫醒”他时候的那个眼神,震惊中夹杂着些许自豪。
依稀记得当时班主任的原话:“《放牛班的春天》这种就连看过很多遍的老师们也会不自觉地陷入其中再看一遍的初中生必看优质电影,果然是有它的独到之处的,这孩子看得都目不转睛了,甚至已经结束了还呆在原地回味,不愧是我教出的学生,妥妥的未来栋梁之才啊,哈哈哈哈哈。”
然而事后付千秋却无论怎么回忆都回忆不起来那段时间的记忆,在他看来就是刚将视线放在荧幕上,班主任就把他拍“醒了”,还用奇怪的眼神看了自己好久。
至于后面因此还当了一段时间语文课代表的事就不放在这里说了,总之这是付千秋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像大部分初中生一样,我们的付同学也同样时刻幻想着自己是不是特别的那一个。
发生那件事以后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正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年龄,又怎会考虑这是否是一种疾病呢。
于是乎此事一拖就拖到了大学毕业。
没错,在此期间付千秋依旧觉得自己是特别的那一个,只是自己还没有学会掌握它。
至于学业什么的,根本不需要集中精神应对好吧,太弱了。
直到频繁的失控逐渐开始影响自己的生活,他才不得已去了医院,而当他从精神科的大夫那套话(无中生友大法)回来后,便知道自己的“病症”现下的医学技术应该很难解决。
加上自己的钱包也不支持自己频繁出入医院,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想法————不能集中精神,那我就主动分散注意力。
于是,魔方界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了。
付千秋之后在有意和无意间触发过很多次“离魂”(没错,付千秋自己取的名字,因为他觉得总有种离魂症的既视感)现在也算初步“控制”住了自己的“病症”。
情况从一开始的记忆断层逐渐发生了些许变化,一次又一次熟悉而又陌生的录音都表明了“离魂”期间自己是类似清醒的状态。
可是那个状态下的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根本没有任何逻辑可循。
是的,之前在厕所他又尝试主动“犯病”了!
他清楚记得“离魂”前只是想着看完了今天的报纸后看看矿泉水瓶子包装上的图和配料表。
可现在被惊醒而掉落的已经打开的水瓶,握在另一个手里的瓶盖,以及根据洒落的和瓶中剩余的判断得知至少被喝了四分之一的水。
都明确提醒着付千秋,刚才又一次成功进行了一次“离魂”。
因为他没有开瓶以及喝水的记忆,或者说付千秋的记忆还停留在坐在马桶上放下报纸拿起水瓶的那一刻。
没错,刚才从头到尾都是他的一次实验。
那么问题来了:付千秋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
大家应该都有那种时隔多年之后,在同学会上见到久别重逢的同学那种感觉吧?
经过社会上的沉淀,每个人身上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气息,而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与之前大不一样了。
甚至相熟的两人再次见面认不出也是大有可能。
但是付千秋这个人呢,你如果和他做过同学,就会发现他从开学认识到毕业再到现在偶尔的同学聚会,一直都是那样。
明明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眼里的尖子生,毕业后却像销声匿迹了一般,消失在了大众之中。
每次同学会所有人都能一眼认出他来,因为他和上学那会简直一模一样。
至于付千秋上学时候是什么样,我们先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