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妈有钱,够你花
“你这孩子——”郭婶无奈地笑了笑:“好!钱婶收下了!”
临了,郭婶又给林菀宁添了不少的茄子和豆角。′e/z`k.s\w′.+o′r_g\
小三轮车上装了满满当当的粮食和蔬菜,就这些要够三十来号人吃,只怕也就只能撑个三四天而已。
林菀宁将三轮车推回了家里。
刘桂芝瞧见了吓了一跳:“菀宁,你这是把粮站搬回来了?”
林菀宁把三轮车停放好:“我手里的粮票不够,这两袋子棒子面还没给粮站的同志票呢。”
刘桂芝瞧林菀宁忙里忙外的,自己又帮不上忙,只有心疼的份。
现在瞧了这么多粮食和蔬菜,她挽起了袖子,总算是能找点活来干:“上山采药那些活计,妈帮不上你的忙,但灶台上的这点事,你就放心交给妈吧。”
林菀宁:“谢谢妈。”
刘桂芝摸了摸她的脸:“傻孩子,跟妈还客气什么。”
家里还有还有几个小的,再加上林菀宁选来帮着进山采药的邻居,刘桂芝一个人就要做几十个人的伙食饭。
好在,早些年在老家的时候,刘桂芝做过大锅饭,灶间里的两口大铁锅怕是不够用了,她打算在院子里垒两个临时的灶。??×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
林菀宁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耽搁。
她刚把粮食和蔬菜送回了家里,又马不停蹄地把小三轮车送回了炊事班,随后,走小路直接进了山里。
没走多远,便遇见了唐二梅带的一小队邻居们。
唐二梅这段时间跟着孙安知在药田里干活,已经熟悉了药材的种类,正有条不紊地教着邻居们他们所需的药材。
林菀宁选出来的人手都是家属院里干活的好手,自打他们进了山里,就没有偷懒摸鱼的,一个多小时的工夫,已经装满了两大框的药材。
“二梅,你瞅瞅这是茼麻不?”
林菀宁走了过去,从赵秀娥的手里接过了一株草:“这是磨盘草,模样虽然和茼麻很像,但两者的功效却截然不同。”
“菀宁,你帮我瞅瞅,这是咱要的药材不?”
“菀宁,你过来看看……”
自打林菀宁上山一来,就一直没停下来过,她一边采药,一边帮着军属们认药材,值得欣慰的是在她的教导下,唐二梅所在的这一队人手,已经不用再做过多的询问了,采摘的药材也没有出错的。
一直到天黑快要黑的时候,林菀宁组织大伙下了山。′r`a?x~s_w_.¢c!o-m,
回到家属院的时候,其他上山采药的人手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属院。
天已经黑了下来,想要辨认药材也麻烦,好在大家也都认识了这些药材,林菀宁明天也不用继续跟着上山,她可以留在家里处理药材。
吃饭的人多,自家院子摆不下,刘桂芝就挨家挨户借了折叠饭桌和凳子,院里院外摆了五六桌,每一桌上都放了满满当当一簸箕的杂合面馒头,每桌一大盆猪肉白菜炖粉条和几道她腌制的咸菜。
东北人到了夏天,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蘸酱菜,黄瓜、婆婆丁、黄瓜也是装了满满的一大盆。
刘桂芝招呼着两个小的从灶间里往外端大碴子粥:“大伙辛苦一天了,都别站着了,赶紧洗手吃饭,多丰盛到是没有,但馒头和大碴子粥管够!”
随着她一声招呼,沈欣兰和沈文涛端着水盆,给大家伙倒水洗手,随后,大家落了坐,忙活了一个下午,再加上人多吃饭热闹,沈家院里院外的边吃,边说笑,倒是引出来了不少的邻居。
林菀宁吃了半个杂合面馒头喝了一碗大碴子粥,趁着大伙还在吃饭的时候进了屋里,把今天所要支付给大伙的工钱算了出来。
自己这段时间往返收购站,以及之前从黑市上赚来的钱,除去买粮食,蔬菜,剩下的——
林菀宁咬着笔杆子,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她预想的还是太乐观了,原本以为手里的前能撑几天的,但没想到,这么一算下来,也刚刚只够一天所需的费用。
“菀宁。”
刘桂芝端了一搪瓷缸的白糖水进了屋,瞧见林菀宁坐在煤油灯下满脸的愁云惨雾,她撂下了手里的搪瓷刚子,往她的手里瞥了一眼。
她不认识字,不知道林菀宁的记事本上写的是什么,但瞧着闺女的脸色刘桂芝也知道她在发愁。
“是不是遇见啥困难了?”
林菀宁从刘桂芝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