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的摆在膝盖上,书中文字晦涩难懂,“每个字都认得,可连起来却一头雾水。”
白夜自认为语文功底尚可,可面对此书却深感无力,“说好听点,此书包罗万象,各家学派皆有涉及;说难听点,就是个大杂烩。”
白夜从不是一个不知变通的人,他曾向老人请教,可正如昨日老人所言,每个人对此书的理解皆需自己去悟,自己不会回答,只让他不懂就去问百度。
无奈之下,白夜给楚子航发了条报平安的消息后,便真的去搜了百度。
一小时的看书时间结束,老人便带着白夜“消食”——实则继续挨打。
不过这次,老人收了几成力。
白夜觉得,此时自己与老人已能打得有来有回。
挨打之后,便是站桩,太极的混元桩、形意的三体式,老人都让白夜尝试。
他说,站桩不要拘泥于形式,其本质是安抚心神、调理心境,使身体中正平和,更契合武艺修炼。
对于自家这一门而言,任何武艺皆可运用,说古拳法是一门拳术并不准确,它实则是一种发力技巧,一种武道理解,可化作古剑法、古枪法、古棍法,只要想用某件兵器,它便能成为那件兵器的使用之法,这便是这门武艺的强大与精妙所在。
毕竟,由大地与山之王亲自开创的武艺,岂会平凡?那可是直达力量本质的技巧。
下午的训练结束后,便是晚饭时间,晚饭依旧丰盛,只是相较午饭略少一些。
晚饭后,依旧是雷打不动的看书时间,以及药膏涂抹和药浴。
不同的是,这一切结束后,老人并未急着让白夜继续训练,而是让他打坐冥想。
“冥想是锻炼心的过程,相较于身体的锻炼,它更为虚无缥缈,是向内求索的过程。”
老人站在一旁,点燃一炷香,看着盘腿而坐、缓缓闭眼的白夜,喃喃自语道:“这小子第一次估计得睡着。”
可很快,白夜就给了老人上了一课。
他的呼吸变得平稳、规律且深沉绵长,并非寻常的呼吸法。老人眼睛微睁,满脸诧异,“这小子……”
此时的白夜,精神在周围扩散,于天地间游走,而后又缓缓回归体内。
这是向内求索,亦是向外理解天地的方式。
在他强大的精神感知下,周围的风、树叶皆清晰可辨,体内血液的流动、肌肉的收缩、骨骼的密度也都一一浮现。
不知是因混血种的缘故,还是其精神本就超乎常人,对常人而言难以入门的冥想,对白夜来说却轻而易举。
在这期间,与老人对打的画面在白夜脑海中不断浮现,老人所用的发力技巧不再晦涩难懂,反而变得清晰明了。
那是一种奇妙的体验,白夜仿佛置身事外,静静地看着自己与老人的对战,分析着老人的每一言、每一行、每一拳、每一个动作。
不知过了多久,白夜缓缓睁开双眼,此时高天已是明月高悬,群星璀璨。
他的黑色眼眸中闪过点点金光,恰群星的倒影,却又转瞬即逝。
白夜单手撑地,站起身来。老人站在对面,勾了勾手指。
白夜福至心灵地点头,上前挥拳,拳风呼啸,直逼老人。
老人伸手抵挡,力量碰撞间,老人眼中的惊讶难以掩饰,“再来!”
白夜再次挥拳,老人同样一拳打来,速度与发力技巧如出一辙。
一拳、两拳……直至第十拳落下,白夜手臂颤抖不止,老人却依旧稳如泰山,只是眼中的惊愕怎么也藏不住,“开玩笑吧?才两天,就入门了?
虽说只是刚摸到门道,尚未登堂入室,但这也足够惊人了。”
老人这一生,自认为是天才,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即便后来知晓有超脱人类的存在,他也觉得,即便自己不如他们,
也只是因超凡力量的差距,论及武艺天赋,自己也能完胜不少人。
可看着眼前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老人抿了抿唇,点头赞道:“好!”
言罢,老人转身拿起茶杯,回屋去了,“不练了,回去休息吧。记住,睡在麻绳上。”随着“砰”的一声,房门关闭。
白夜微闭双眼,回味着刚才的感觉,那种发力技巧,便是古拳法。
屋内,老人放下茶杯,长舒一口气,“学会发力技巧与在战斗中运用,根本就是两码事。
战斗瞬息万变,地形、经验、实力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皆能左右胜负。
在这复杂的战斗中,无人能保证百分百发挥所学技巧,可这小子刚才做到了。
在那十拳中变了三次招,却都被他挡下。”
老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