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看+书?君\ `更?新,最`全?
刘备微服耕田。
待到日中,又与周邻耕田的农夫,聚坐田坎,闲聊民生。
不论是刘备的穿衣打扮还是刘备耕田的动作,从里到外,都比老农还像老农。
这让周邻的农夫顿生亲切,时不时请教刘备农耕经验。
刘备也不摆皇帝的架子,不仅有问必答,还和蔼可亲没有一丝不耐烦。
偶有田坎间顽耍的少年聚到刘备身边,刘备也是随手结草编了些小玩意儿,惹得一众少年欢呼不已。
闲聊间。
刘备更坚定了要灭掉伪魏的心志。
天下苦战已久,万民皆思安定。
若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曹丕而让曹丕有了喘息之机在河北卧薪尝胆,战乱不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年。
假使刘封有生之年都不能灭魏,今后大汉势必因刘备刘封相继离世而变得衰弱,战乱持续的时间估计会更久。
灭魏,其实有两个计划。
一个计划是正常的六路伐魏,一面攻城掠池,歼灭伪魏有生力量。
一个计划是冒险的以身为饵,引曹丕来奇袭,减少杀戮擒贼擒王。
正常的六路伐魏,是刘封、刘禅、关羽、诸葛亮、法正等人一致认可的。
冒险的以身为饵,则是刘封与刘备单独商议的。
即便刘封如今威望过人,这种让刘备当诱饵的计划也是不能让刘禅、关羽等人知晓的。
刘封真敢如此堂而皇之的让刘备冒险,得被众人的唾沫淹了。
常言道:知子莫如父。
反之亦然。
刘封其实是最懂刘备想法的。
别看刘备时常告诫刘封不要轻身犯险。
可刘封这轻身犯险的风格是跟谁学的?
觉醒的前世记忆?
不!
觉醒的前世记忆只是让刘封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储备。
刘封这轻身犯险的风格,其实是跟着刘备学的!
当年刘备翻越米仓山奇袭夏侯渊的时候,反对者不知凡几。
只因刘备在翻越米仓山前曾先让陈式截断马鸣阁道,结果陈式被徐晃击败,死了不少军卒。
刘备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翻越米仓山,这才打出了威震汉中的定军山奇袭。
论轻身犯险,刘备才是真正的冒险王!
刘封用兵的手段也是刘备手把手教的,觉醒的前世记忆只是在锦上添花。
故而。
刘封才会一力反对诸葛亮三年疲曹的策略,主张宜将剩勇追穷寇,趁着曹丕病要曹丕的命。
同时。
刘封又向刘备分析了曹丕极有可能孤注一掷奇袭河内的可能性,刘备拍板决定了要以身为饵,放空河内的防御给曹丕“可乘之机”。
而战事的发展也如刘封预料。
曹丕在决定奇袭河内后,令司马懿和曹休在黎阳驻军,抵挡白马津的刘封和延津的刘禅,令曹仁前往仓亭津抵挡关羽。
暗令曹真挑选精锐骁骑,准同时派遣大量细作刺探河内防务,准备效仿曹操奇袭乌巢一般孤注一掷直取刘备。
为了能麻痹刘备,曹丕又令司马懿与曹休在黄河北岸大量修筑工事,营造出要严防死守的假象。
半个月前。
负责河内防务的黄忠,意外坠马。
随后传来消息。
黄忠伤势过重,当夜就逝去了。
刘备“心哀不已”,为黄忠举办了葬礼,又令陈到暂统兵马。
探得消息的曹丕,兴奋不已。
曹丕没有怀疑消息的真假。
黄忠快八十了,这个年龄别说坠马而亡,睡个觉都可能死掉。
曹丕一直很不爽的就是刘备及麾下几个老将,一直苟命不死。
听闻黄忠坠马而亡,曹丕都想直接跑到刘备面前嘲讽:老兵革,你什么时候死?
至于暂统兵马的陈到,曹丕不屑一顾,更是直言嘲讽:陈到一介无名之辈,竟也能上阵为将?
当即。·艘¢嗖.暁!税_旺+ /嶵/鑫¨章`結\庚+辛\快,
曹丕就秘密来到了曹真军中,点起了养精蓄锐多日的五千精锐骁骑,直奔河内。
曹丕不知道的是。
大军一入河内,行踪就已经被汉军细作探得。
入河内能行军的路就那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