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 第167章 汉兵要败?文聘定计赚关平(6k)

第167章 汉兵要败?文聘定计赚关平(6k)

第167章汉兵要败文聘定计赚关平(6k)

城头。

文聘仗剑而立。

虽然名头不如诸曹夏侯和五子良将,但在江夏这片地儿,尤其是镇守了多年的石阳城,文聘自问不会比任何人差。

不论是防范关羽还是防范孙权,文聘都打出了不俗的战绩。

能当上后将军,文聘靠的不是裙带关系,而是靠累年战功的积累!

于禁那句“即便是关羽亲至也破不了石阳城,更何况是关羽的两个犊子”并非虚言,而是对文聘军事能力的认可!

看着城下骂战的关平,文聘只是冷冽一笑,不予理会。

一者骂的是于禁不是文聘,文聘的心中不会有半分波澜。

二者于禁也不在城中,文聘也不担心于禁会被关平气着。

石阳城中虽然只有数千兵马,但以文聘的老练也不会单纯的守城。

文聘对石阳城附近的河、沼泽、林地,知之甚详,何处可藏兵、何处有小路,文聘不用看地图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

这是文聘镇守石阳多年的底气!

“虎父未必有虎子,想破我文聘镇守的石阳城,可不容易!”轻笑一声,文聘转身走下城楼。

作为石阳城的主将,文聘并不需要亲自在城头观察敌情和指挥战斗。

安抚好城内军民,及时查看粮草、饮水、柴木、箭矢等是否齐备,更为重要。

关平骂了一阵,见城头魏军将士连个吭声的都没有,不由紧蹙眉头。

【文聘和于禁这俩老匹夫,竟如此沉稳,是笃定石阳城稳如泰山我破不了吗亦或者,另有打算】

见骂战无效,关平也不再激将,令军士在城外挖壕沟、埋鹿角、建营垒、筑堰断水。

这次攻打石阳城,关平和关兴商议的策略是集中兵力,先攻一门。

对手是文聘和于禁,战场又在文聘最熟悉的石阳城,关平和关兴不敢大意;分兵三门或四门,虽然更容易破城,但也更容易被文聘和于禁各个击破!

虽说天赋不如关羽,但跟着关羽多年,关平在军务上倒也务实沉稳。

不论是挖壕沟、埋鹿角、建营垒,还是筑堰断水,战兵和辅兵的分配,都是井然有序。

如今已经不是汉末的黄巾时代,攻城和守城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简而言之:专业度提升了。

黄巾时代,或为进攻方人多势众,劝降威慑,或为守城方斩将夺旗,火烧原野。

技术含量低。

而到了现在,普通的进攻方式和守城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征战所需了。

这要求双方主将不仅得有勇力,还得有智力。

智力越高,越容易功成。

而智力又分两种:一种是因天赋出众而自小接受精英教育养成的智力,一种是长年累月的战事实践形成的智力。

关平就属于后者。

然而。

看似沉寂的魏军,实则暗藏凶机。

到了夜间。

一支千人魏军悄然自南部密林的溶洞中出现。

为首者,正是藏身于溶洞中的于禁!

早在关平大军到来前,文聘就派于禁引千人出城去了石阳城南部的丘陵林地,南部的丘陵林地植被茂密且有天然溶洞,可藏兵数千!

探得关平的营寨戒备森严,于禁没有贸然前往劫营,而是转而执行文聘的备用方案:袭扰粮道!

关平初至,运粮的辎重兵还在后方。

对于禁而来,袭扰粮道属于轻车熟路了。

相较于水上作战,陆上作战更容易袭扰粮道。

只因水上作战,粮草大抵都在辎重船上,想要袭扰得有战船水军。

陆上作战就方便多了。

粮草或是牲畜背负,或是人力背负,袭扰的难度大减。

在官渡对战时,于禁就常奉令袭扰袁绍的粮道,征战多年,对此亦是驾轻就熟。

只是短暂的思考,于禁就将主方案劫营改为备用方案袭扰粮道。

与此同时。

于禁又令人在林地点火。

火势三长两短,代表于禁要执行袭扰粮道的备用方案,借以告知城内的文聘。

发讯号后。

于禁就带着兵马悄然往关平后方而走。

城头的魏军得到火光讯号后,遂将消息告知文聘。

“竟能让于禁放弃劫营,关平的营垒倒也有几分水准,可惜,还是太嫩了。”文聘冷笑一声,遂点起三千兵马出城,直往关平营垒而来。

这是文聘跟于禁的约定。

于禁若是执行劫营方案,文聘负责出城接应;于禁若是执行袭扰粮道方案,文聘负责劫营牵制。

两人都是多年的宿将,配合起来严密无缝。

汉军大寨。

觉察到魏军到来的汉兵,连忙吹响了号角。

和甲而眠的关平猛地睁开双眸,大步入帐。

“文聘于禁欺我年小,今夜果然来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