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 第150章 以身诱饵,刘封被曹真围杀(6K)

第150章 以身诱饵,刘封被曹真围杀(6K)

第150章以身诱饵,刘封被曹真围杀(6k)

不仅如此。

曹真还专程派人去坞堡前,将要劫掠和强迁武当、酂县、阴县、筑阳等地士民的意图大肆宣扬,生怕坞堡内的刘封猜不到似的。

民心

这不是曹真要考虑的。

正如夏侯尚所言“一群贱民,是我给他们吃给他们穿,他们竟然还要反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全部发配去当屯田农。”

劫掠+强迁,不仅能达到引诱刘封出坞堡的军事目的,还能获得大量的钱粮物资和屯田劳力。

对曹真而言:有如此庞大的利益,民心亦可暂时抛弃。

而自曹操开始,曹魏嫡系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观念:

兵强马壮则为王!仁义只是弱者的呻吟!对普通士民是不用讲道理的,若有反抗,揍他一顿就对了!

顺者昌,逆者亡,只要拳头大,不服的都得自个儿憋着。

大半天下皆属魏也让曹魏的嫡系更推崇“兵强马壮则为王”。

坞堡内。

李平、王平等将校对魏军的声讨如炸开了锅一般。

有怒斥“曹真不当人子,竟以士民胁迫殿下!”,有高呼“魏狗可憎,当决一死战”,有担忧“后方空虚,若不出城去救,恐士民遭殃”,有懊悔“恨不能在丹水将魏狗击败”,等等。

就连一向负责军中文事的樊成也忍不住破口大骂:“曹贼鼠辈,都以众敌寡了还用此等祸民的毒计,天若有道,当令曹贼伪帝世代短命。”

倘若曹真只是纯粹的分兵破城,众将校最多感慨曹真用兵有方,输了也是技不如人。

可曹真如今却要劫掠和强迁诸县士民来威胁刘封放弃坞堡,这就纯粹是在玩烂招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愿意跟着刘备父子的,除了想要建功封侯外,大部分都是跟刘备父子有相同的征战观念的。

刘封挑选亲信文武的时候,同样也是以德行为先,其次再考虑能力。

因此。

当曹真故意派人在城外扬言要劫掠和强迁诸县士民后,刘封麾下的将校就没有能忍得住的。

即便是非汉人出身的白寿、梅敷、刘长恭等人,也是心中不忿。

夷人慕汉,慕的自然是汉的仁义,而非汉的残暴。

故而夷人附汉,往往被称之为“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

若汉人也如夷人一般残暴,夷人又何需慕汉还不如自己建立个推崇残暴的夷人政权!就如五胡时期,不需要有仁义,只需要兵强马壮就可为天子。

听着众将校的激愤声,刘封则是陷入了沉思。

身为主将,即便心中再愤怒也得保持理智。

曹真用的是阳谋,是针对刘封而设的阳谋。

我劫掠和强迁你治下的士民,你分兵去救,就得被我各个击破;你不分兵去救,诸县士民因你而变成我的田奴,那以后你也就别扯什么仁义了,都是狗咬狗一嘴毛,谁也别说谁。

而这个阳谋,刘封还必须得认!

夏侯尚的辱骂,刘封能够容忍。

曹真的劫掠和强迁,刘封无法容忍。

这涉及到了刘备和曹操两个阵营势力不同的征战观念:曹以暴,刘以仁。

倘若刘封坐视曹真在后方劫掠和强迁,选择固守坞堡,哪怕成功牵制住曹真不让其去襄樊战场,刘封事后也得被问责。

坞堡,可以丢。

民心,不能弃。

若为了坞堡而令仁义尽丧,那又跟曹魏何异

然而。

放弃坞堡,牵制曹真的任务也就输了一半,将士的伤亡也会增加。

士民的生命需要顾及,将士的生命同样需要顾及。

刘封必须有最周全的考虑,才能在两者之间寻到一个相对可控的平衡。

良久。

刘封止住众人的声讨,徐徐开口:“曹真要去的武当、酂县、阴县、筑阳等地,本属南乡郡。

倘若不救,南乡郡民心尽失,今后也不会再有人相信大汉的仁义。故而此数城,孤必须救!”

“救”字一出,众将校的眼神明显都有了变化,有激动、有自豪、有释怀、有崇拜等等。

见状,刘封又加重了语气:“如今,敌众我寡,分兵救城极容易被各个击破,此战凶险,诸君可惧”

寇安国高呼:“大丈夫当马革裹尸,有何可惧!愿为殿下效死!”

众将校纷纷抱拳请命:“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好!”

见士气如虹,刘封也不再心软,令众将聚军士于校场,又设高台于校场上。

半个时辰后。

除守坞堡城楼的将士外,坞堡内的一万将士皆在校场集结。

寒风虽然凛冽,但众将士皆是军容整齐,足见刘封平日里练兵有方。

伴随着一阵号角声响起。

刘封披甲仗剑,带着田七和樊成自帅帐而来,登上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