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凌记得考完科举中了进士的,要先在翰林院熬资历,然后可能外放地方,做两任父母官,然后再回京当官。大周也是这样的规矩没错,可是谁能想到,这个熬资历只要一个月就好呀!鉴于宣凌穿越前对于历史了解得不多,也不好评论,算了,这本来就是个小说的世界,看开点就好。
于是,在文举丶武举比完后一个月的某日,宣凌把最看好的文武举前三甲都给放出去了,看着卖相是不错,有真才实干没有还要做了实事才能看出来啊,刚好东南沿海有海盗出没,南边儿安南丶暹罗等国蠢蠢欲动,西南的土司也不是太安分嘛,还有西域,回鹘丶龟兹等国打得不亦乐乎,还不知道四海之外,有没有那些在宣凌最初的世界里发展过大航海时代的国家。当然,这些同北方虎视眈眈的赫赫比起来还都算不上大事。要想打仗,还要有钱……宣凌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乾元二十一年最后的几个月,宣凌就是在一种神经质的工作狂状态下进行的。叶祁去了土地贫瘠的徽州,两个月后上了一道奏折,内容颇有点像正史上雍正时代开始实行的摊丁入亩还有火耗归公,综合考察了大周的具体情况,宣凌觉得还有很有可行性的,在朝堂上也辩论了几回,支持和反对的人是一半对一半;叶祁倒是很有魄力,上书要求以徽州为试点,如果一年后有成效,再向周边推行,由此慢慢推及全国,宣凌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刘明轩去了辽东,那里与赫赫相邻,这家夥一上任抓了不少赫赫奸细,破获了一个大的赫赫情报组织,额,宣凌这个描述有点超前。总之,宣凌手下里头最擅长刺探情报的吴天已经混进去了,这是个好机会啊,赫赫的各种动向已经掌握在宣凌手中了!宣凌这个时候也会自恋一下,感叹一声,果然他才是主角么?
还有赵泉,这小子看着温文尔雅,实际上骨子里也十分铁血,这个人在就职的黔州开始了“改土归流”的工作,刚柔并济,目前有了一些成效。在民政方面有了这三个人,宣凌觉得添了不少助力。
武官的话,萧毅这个二货绝对是扮猪吃老虎的主儿,听说这小子要去大同上任的时候,那附近的的赫赫部落首领还庆幸,来的军官是个傻瓜,可打了几次接触战之后,那群家夥都是叫苦不叠——被打的太惨了!萧毅一会儿来个声东击西,一会儿来个调虎离山,再加上走之前他与宣凌讨论过如何对付赫赫,宣凌是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战争的东西说了,萧毅也就搞出个长枪阵来——长枪拒马,后面是可以连发的劲弩。赫赫人已经没治了……
还有严茂,当初宣凌派他去与安南接壤的镇南关,是很担忧的,毕竟这孩子年纪小,才十五岁。可谁能料到这孩子很富有想象力的提出了,可以抽调适量士兵,训练爬山丶丛林生存之类的,这样就能在地形覆杂的边境地区作战了。这不是现代的特种兵吗?宣凌感叹了一下,回信的时候也根据形势和自己以前的了解提了点建议,这孩子,据信使说,笑得眼睛放出亮晶晶的光,连连叫着说皇上是世上最好的人,宣凌听了这话有点哭笑不得。前些天严茂用新战法把安南王打得落花流水,安南王在战场上气得直跳脚,这表现已成了南边儿那些小国的笑柄了。
只有周宁这小子,被派到泉州之后,说是去打进犯的倭寇了,然后就不知所踪了,真是愁人啊!宣凌想到这里,正在练字的笔一个走形,在纸上画了长长一道。这时刻,小路子来报,周宁来了。
宣凌怀着各种覆杂的感情,要求小路子把人带到书房。待到周宁进门,宣凌打量着,这家夥黑了,也瘦了。问起来才知道,原来这个人贸贸然就征了几艘船,出海去追倭寇了,这家夥运气还真是好到爆,不光平安回来了,还把其中的一夥倭寇打残了。说他有功吧,还真有,过错吧,也不是没有,宣凌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皇上,臣还有一事禀告。”周宁不待宣凌允许,就直接说下去了,“臣这次出海,受到南洋一带的海商帮助良多,他们孤悬海外,极其希望能得到朝廷的帮助。还有,南洋一带富庶,不如……”
很有趣的建议嘛!宣凌给了一个赞同的眼神,周宁一看到胆子越发大起来了,“皇上,臣斗胆把他们的代表带回来了。”脸上还是少年稳重的样子,眼睛里却写满了“我做的很好,快夸奖我吧”。
嘛,也算是好事!宣凌也就同意见了,快年关了,让这小子去见他姐姐,周容华该提点一下,免得这小子总是“君前失仪”。宣凌是不在乎,可不想自己未来的有用之才因为被攻讦,莫名其妙陨落。
来的海商代表是个富态的中年人,宣凌同他打起了太极。你说南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