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说了边城的事儿。
边城啊,去年他们就听说这个地方了。听说那儿有个可能干的陆娘子,不但种出了亩产八百多斤的玉米,还种出了能织布、能御寒的棉花,还有那听都没听说过的收割机。
听说北境那边儿地广人稀,只要去了就有地种。以前那边儿苦寒,又有胡人在边儿上虎视眈眈,都没人愿意去,可现在不一样了!那儿有了高产的玉米,有御寒的棉花,连胡人都被打跑了,可不是她梦寐以求的好地方儿嘛!
“咱们去北境,去边城!”褚英毫不犹豫道:“连老天爷都帮着边城哩,咱们到了那儿肯定能过上安生日子!”
两个弟弟年纪尚小,不懂什么天不天的,他们只知道,姐姐说边城有地种,有粮吃,去了就不用怕被饿死了!
与褚英相同想法的人比比皆是,尤其家中有男丁的,南边打仗胡乱抓丁,他们比谁都盼着赶紧离开这地方儿,找个安生地儿过日子。
边城,听着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暂管边城事宜的明五还不知道,有大批百姓正奔着这边而来,人手不足的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了,他正带着人倒腾水泥呢!
边城古旧的城墙因为上次的胡人进犯,变得越发千疮百孔起来。哪天若是敌寇再度犯边,就这古城墙只怕都支撑不下几个回合。
他满腹忧虑的说起这事儿时,遭到了老乡南乔的鄙视:“亏你还是个穿越的呢!穿越者的金手指,水泥你会不会做?”
明五瞬间恍然,他竟把这个给忘了!是了,只要做出了水泥,加固城墙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第166章 第 166 章
虽然晏和景没能追击成敌军, 但伤势养好之后他还是得到了前往草原的机会。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是去打仗去的,而是冲着设法串联草原底层贫民、奴隶,分化草原诸部的关系去的。
“上次的获胜是我们取了巧,而且炸药这东西有利有弊, 一旦被敌军给学了去用在我们身上, 坚固的城池就没法起到强大的庇护作用了。”战后的一次小聚中, 明五如是说道:“而一旦失去了城墙之利, 正面对上草原铁骑的冲击,我敢说, 依靠咱们的兵力是绝对撑不住的。”
虽然这话很不好听,但在场诸位都是明白人,晓得明五说的都是实话。城池内部好歹还有建筑物和纵横的街道作为隐蔽, 可以展开巷道战, 若是到了地域开阔的地段,遇上草原骑兵那才是真的灾难。
“但草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各部落之间的斗争、贵族和贫民、奴隶之间的矛盾,这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明五非常直白的说:“上层享受着战争带来的利益,而底层流干了血, 赔上了命,家人却依旧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我们能够提供机会, 让他们不必打仗也能吃饱肚子, 试想一下,他们还会愿意跟着贵族老爷们出门打仗吗?”
能好好的活着,谁愿意去死?他们豁出命去给贵族老爷打仗,为的也不过是能叫自己和家人吃饱肚子, 能活下去而已。
奴隶很弱小,他们什么都没有, 贵族能随意主宰他们的生死。但奴隶也很强大,强在他们庞大的人数。一旦这些人觉醒了,不用外人再加干涉,草原上自己就会掀起一番新的变革。
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给这片草原带去新鲜的火种,适当时候予以帮助,然后观望着,等待着燎原之火烧起来。
而这个要去草原上搞地下活动的人就是晏和景,没办法,谁叫他长了那样一张脸。他只要蓄一下胡须,然后换上胡人的衣裳和发型,混进胡人堆里简直毫不费力。
好在胡人也不是全都剃发的,晏和景得以抱住了他的头发,不必在脑袋上剃出几块光秃秃来。倒不是出于对头发的爱惜,或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点,而是因为他知道,他若剃成那个样子,南乔绝对会忍不住笑他。
夫妻好几年,晏和景自忖算是了解自家娘子的,自然知道她骨子里其实有点看脸,据她自己说这叫颜控,并且丝毫不认为喜欢美人有什么不对。
五月初,蓄了一脸大胡子的晏和景以向导的身份加入了一支商队,带着隐藏身份的一队士兵踏上了前往草原的路。
南乔担忧却又没办法阻止,男人们是做大事儿去的,若成了北地起码十年之内再无犯边忧患。而且晏和景也说了,边塞商路他是走惯了的,这次还有众多好手相随,他们是去私下串联,又不是打仗去的,不会有太大风险。
于是她选择投身事业,用繁忙的日常来阻止满心的胡思乱想。
从南边艰难跋涉而来的褚英姐弟终于抵达了边城,这会儿北境已经是春天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