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想的,趁人还没到咱家,赶紧把咱家要交的粮搬出来!”南乔急道:“万不能叫他们闯进来看见咱家的存粮!”
“娘你去门口看着些儿,要是有人来了就赶紧叫一声,我跟二郎把粮食弄出去!”
孟氏慌慌张张的往门口跑:“哎!我晓得了!我把门关上从门缝里瞧着外头!”
南乔跟晏和景从存粮那屋儿往外搬粮食,他们一家三口要交足四石四斗,两人便挪出来五石粮,其余的用柴火杂物遮盖住,又从外头把门儿给锁上。
确保就算有人戳破窗户纸往里看,也看不出来里面究竟放了些什么。
“南乔!有人过来了!”这边方弄好,大门那里孟氏便喊起来:“是官差!官差来了!”
她隔着门缝儿往外瞧,只见一群人在东边邻居家门前站定,见叫门不开,一群差役气势汹汹上去砸门,还有直接翻墙进去的,不过片刻工夫那门就被打开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孩子哆哆嗦嗦的抱成一团,缩在一旁哭喊。
孟氏看的是心惊肉跳,这哪里是官差啊,这做派与强盗有什么分别!
“娘,开门吧!”晏和景站到她身后,沉声说道。
孟氏看看身后的两个年轻人,心慌慌的感觉轻了好些:“还没轮到咱家呢,这就开吗?”
“开吧!”南乔也说:“反正是避不过的,早些开门,好歹还能给人留点儿好印象,免得行动过于粗暴。”
孟氏叹了口气:“那我开了!”
“吱呀”一声,紧闭的大门打开,在所有人都门户紧闭的情况下,就显得格外显眼。
冷着脸的征粮官都看了过来,晏和景踏前一步挡在两个女人身前,冲对方一抱拳:“大人,草民家的粮税已经准备妥当了。”
“哦?”征粮官讶异的挑眉:“这儿倒是有个自觉的。”
晏和安主动出来认领弟弟:“关大人,这是小人的弟弟。”
关大人惊讶的来回看了几眼:“是吗?那你们长得可一点儿都不像!”
随后便笑了:“要说还得是咱们县衙的家眷,要是都跟他们似的乖觉,本官也能省些事儿。闹成这般乱糟糟的,何必呢?”
一摆手:“不过本官丑话说在前头,就算是县衙家眷,该纳的粮也得纳,成色上也不能有问题。去两个人,查验一下!”
晏和安作为哥哥避嫌,过来的是两个脸生的差役。
南乔把粮袋解开,露出里面颗粒饱满的粮食:“两位差爷请!”
借着袖子的遮掩,把准备好的铜钱塞到两人手里。
两人熟练的手一翻,将好处藏进袖袋里,脸上的表情立刻缓和了不少:“嗯,不错!颗粒饱满,是上等粮!”
倒进粮斛的时候动作也轻,没有拍一掌踹一脚什么的,只虚虚量了个四石四,南乔这边的粮袋子里还剩下好些,约莫还能倒出个六七斗。
这便是拿了好处,手下留情了。要不然以他们的做派,一石粮少说要多收个一两斗。
晏和景拿了两只腌渍好的兔子送给征粮官:“请大人尝尝我家娘子的手艺,已经腌入味儿了,无论是炒是烤,味道都很好。”
征粮官似笑非笑:“呦!这我可不敢拿。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我若是收了你的好处,岂不是要帮你办事儿?”
晏和景拱手道:“只求大人容许我兄弟二人说几句话。”
征粮官痛快的收下了好处:“嗐!就这点事儿,好说!去吧去吧,说完了记得自己去寻我们。”带着队伍便去往下一家收税去了。
兄弟二人到屋里说话,晏和景将自己对世道的担忧,以及准备往山里存粮,寻后路的想法跟晏和安说了,末了道:“我是想拉上哥哥一起的,只是不知道哥哥的意思。”
主要是不知道刘家的意思,刘县丞在昌平经营多年,说不定有比他们更安全稳妥的退路呢!
晏和安惊讶于弟弟居然能看的这般明白,欣慰的拍拍他的肩膀:“你不在县衙不知道,如今这昌平,嗐!我都不知该从何说起!反正就是一团乱,没个章程。”
“旱灾未过,上头就开始强制征粮,我冷眼瞅着,昌平怕是离乱不远了。”晏和安也不是那没有见识的人,要不然也不能叫刘县丞相中了招做女婿:“你准备的退路挺好的,也算我一份儿。用不上最好,一旦到了用得上的那一日,说不得我们一家子都得靠这条退路保命了。”
可惜那三殿下未能在昌平多待些时日,若有他支持,乔师爷未必不能叫昌平换新天,可惜了。
“牛车我来安排,今夜二更天的时候,就运了粮食去老翁山!”
晏和景见哥哥同意了自己的提议,很是高兴:“哥哥若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