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撞伤的地方,边揉边问对方会不会疼。
“无事,就这样罢。”
祝英宁嗯了一声,继续用布团在伤处打圈圈,得庆幸磕得不重,要是不留神磕坏脑袋,他可就彻底完蛋。
光是想象马文才磕到脑袋,成了个傻子的样子,他就忍不住皱起眉头。
惊悚得很。
第20章 第二十章 祝英宁钟情他?
火锅局结束半个月后,书院开始放春节假。祝英宁和妹妹一盘算,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天。
这两天,书院里的学子陆续收拾东西回家,祝英宁盘算着家里近,跟英台帮着师母一道处理山上日常。
梁山伯早在几天前就收到家里的信,催他早点回家,他就算再想帮忙,也得遵从孝道。
于是,他便和同乡的元问一道坐车走,临走之前,还答应祝英台会给她写信。
马文才照常最后一个走,他要先去趟外祖家,外祖家也派了人说等他回去吃晚饭。而祝家兄妹要是想赶上晚饭,午后就得动身。
“公子,我去把东西搬上马车,后续就不上来了,你整理完就尽快下来罢。”
祝英宁应了一声,低头收拾他的书,见马文才进来,说道:“我们得年后才能再见了。不过,你要是觉得无聊,可以来我们家玩,来前差人给我送个口信,到时我们去迎接你。”
“嗯。只是我过年事务繁杂,兴许没机会做客,到时再说罢。”
“好。”
想到什么,祝英宁过去给了他一个拥抱,他们以前放寒假的时候也是这么跟自己室友告别。
“提前祝你春节快乐。”
说完,祝英宁拿起床上的包袱往外走,走到门口,又转回头来挥手。
“那我先回家了,你记得我们的约定。如果想一起回书院,务必提前告诉我。”
“好,一路顺风。”
祝英宁点头,挎着他的小包袱下山。
直至再瞧不见他身影,马文才这才收回视线,面朝空了大半的房间,怀里还残存着祝英宁身体的热度。
*
祝英宁上次回去,车里就他一个人,不是睡觉就是发呆,时间都是掰着指头在数。
这回有祝英台跟着,兄妹俩吃吃喝喝又聊天,一路就没见停嘴,银心中间也加入话局,车内气氛更是热火朝天。
祝家一家上下早早就在门外等着,接到一双儿女后,祝员外和夫人笑得牙不见眼。
“外头天凉,快进屋暖和暖和。”祝夫人招呼着。
兄妹俩跟着爹娘去内堂,坐着说话,一人还被分了一个手炉,又有热茶和精致糕点陪伴,喜不自胜。
祝夫人道:“糕点你们少吃些,今晚我让他们早点开饭。”
祝英台问:“今晚做的什么菜?有我喜欢的么?”
祝夫人笑道:“当然有!东西早就备下了,就等着你们两只小馋猫回来呢!”
祝英台直笑,“那我今晚可就要敞开肚皮吃。”
“我也是。”祝英宁说。
祝夫人连声说好,“都回家来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那不得吃成个大胖子啊。”祝英台笑道。
屋内的人也都跟着笑起来,霎时欢乐气息弥漫。
*
祝家庄过春节热闹得很,大型集市先不提,还有戏班子来唱戏。
听闻是当地几个乡绅出钱请的,祝员外也出了十来两银子,戏班子从大年二十八开始唱,唱到正月十八为止,期间只休除夕、大年初一和元宵三天。
祝英台头天晚上睡前就跟哥哥约好第二天去赶集,祝英宁早早吃过早饭来找,她倒是在赖床。
折腾大半天出来,祝英宁笑道:“见惯男装,陡然见你穿裙子还真有点不习惯。”
“别说你,我也不大习惯。”
祝英台往前厅去,路上说道:“说起这个,我想起一件事。哥,你记得春耕节吗?”
“记得。”
春耕节在每年春分后三天,当地人民在耕种后为了祈求上苍保佑丰收,会在这天举办祭典,万松书院那儿也不例外。
祝英宁道:“我记得春耕节好像是要扮神仙,难道……”
“我扮了观音。”祝英台说,“但在那之前,山伯问我为什么耳朵上有环痕。”
“你怎么回的?”
“我说我以前扮过观音。”
祝英宁又道:“然后呢?他有说什么吗?”
他在心里默默念出一句戏文。
祝英台道:“他说,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对上了。
“哥?”
祝英宁说道:“你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