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微颔首,抬手接过参茶,就要送到嘴边。
沈漫见状,心急如焚。她觉得崔锦棠在这个时候给皇上喝参茶,定是不怀好意。
于是她也顾不上诸多宫廷规矩,冲皇上大喊一声:“皇上,您不能喝,这参茶有毒!”
此话一出,整个凤仪宫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漫身上。
皇上的手停在半空中,缓缓放下参茶,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随即他看向沈漫,声音低沉地问道:“丁姑娘,你怎么知道这参茶有毒?”
皇后崔锦棠脸色骤变,却仍强装镇定,尖声说道:“你这乡野丫头,竟敢血口喷人!本宫一番好意,为皇上准备参茶,你却污蔑本宫下毒,到底是何居心?”
沈漫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跪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身边的丫鬟,武功高强,绝非普通侍女。
从她刚才对民女出手的狠辣程度来看,民女怀疑上次那假道士之死,和这次李娘娘被掳,都与她脱不了干系。
如今这参茶又在这关键时刻端来,实在可疑,还望皇上慎重!”
皇上的目光在沈漫和皇后之间来回游走,眼神逐渐变得冰冷。
他转头看向崔锦棠,冷冷地说:“皇后,你身边竟然暗藏有功夫之人,是何居心?”
崔锦棠心中一紧,却强撑着挤出几分委屈,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皇上,臣妾冤枉啊!紫萝不过是自幼习得些防身功夫,臣妾想着宫中诸事繁杂,有个身手好的侍女在身边能多些照应 ,绝无任何不轨之心。
这丁漫毫无证据,仅凭臆想就胡乱攀咬,臣妾实在是委屈!您若是怀疑参茶有毒,可派太医前来检验。”
皇上闻言,再次看向那杯参茶,指着它对身旁的太监道:“立刻找几个太医来,仔细检查这参茶。”
沈漫听到崔锦棠竟主动提出让太医前来验毒,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难道是自己判断失误,崔锦棠并没有在参茶里下毒?
又或者这是崔锦棠故意在给自己下套?
正当沈漫脑海中闪过万千思绪之际,四个太医在太监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他们穿着整齐的太医服,神色紧张,额头上微微沁出细密的汗珠。
一进宫殿,他们便赶紧跪地行礼,随后在皇上的示意下,战战兢兢地走到参茶前。
他们先是取出银针,小心翼翼地插入参茶中,那银针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
几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银针,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一会儿,银针并无变色,众人的神色微微放松。
接着,他们又取出各种瓶瓶罐罐,从里面倒出一些粉末和液体,与参茶混合,仔细观察着反应。
整个过程中,凤仪宫安静得只能听到太医们轻微的呼吸声和药剂混合的细微声响。
经过几人一番忙碌,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那参茶里竟没有毒。
皇上顿时怒不可遏,转头看向沈漫,眼中满是失望与恼怒:“丁漫,你口口声声说参茶有毒,如今证据俱在,还有何话可说?你可知道,欺君者该当何罪?”
崔锦棠闻言,看向沈漫的眼神中满是阴谋得逞后的得意之色。
沈漫心中一惊,她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眼前事实却让她百口莫辩,只能焦急地说:“皇上,民女绝无欺骗您之意,民女觉得其中必有隐情!”
但皇上此刻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大手一挥:“将她先押入大牢,择日问罪!”
崔锦棠见此情景,心中暗喜,面上却仍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皇上,丁姑娘许是无心之失,还望皇上从轻发落。”
皇上并未理会崔锦棠的“求情”,一甩衣袖,大步离开凤仪宫。
崔锦棠看着被侍卫们控制着的沈漫,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眼中却闪过一丝狠厉。
她慢悠悠地踱步到沈漫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哼,一个乡野丫头,也敢与本宫斗,真是自不量力!”
沈漫怒目而视,丝毫没有被崔锦棠的威胁吓倒,她挣扎着想要挣脱侍卫的束缚,大声吼道:“皇后,你别得意得太早,多行不义必自毙。”
崔锦棠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她抬手示意侍卫把沈漫拖走,冷冷地说:“把她给我押下去,好好‘照顾’,别让她在牢里过得太舒服了。”
说罢,她转身回到凤仪宫的主位上,端起桌上的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