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叔,办完了。”
“办完了?” “对,纺织厂免费给咱们提供一套大喇叭,至于打井,包括抽水机,人家要一千块,我答应了。” “多大的井,要一千块。” “直径三米,保证出水。” “黄天啊,三米?太大了吧。” “要考虑到以后浇地嘛,大点就大点。” 杨保庄有点肉疼。 一千块啊。 如果在平原地区,村里组织人就能挖口井。 但在山区,实在办不到,挖下去不到三米就是石头,人力根本就挖不动,必须动用机械和炸药才行。 青云崮好事连连。 通电是好事,听说还要再打井,社员同志们更高兴了。 打井啊,在山上打井,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事情。 第三天,打井队就来了。 人家这才叫一个专业。 有人拿着地图,有点像堪舆图,围着青云崮转了一圈,最后选定了村口一处平地。 这里打井的成本最低。 说干就干。 脚手架架好,甚至还有拖拉机来到了施工现场。 杨保庄和杨传军忙的脚不沾地,他们很想说让杨宗伟这个大队委员,预备党员也来撑撑场面。 可杨宗伟压根就不出面,学习的事情就够让他头疼了,哪有时间去协调打井这件事? 进入十月份,早晚有点凉了。 杨宗伟拉着不情不愿的白秀英,一起去了一趟公社,一次性的买了三十几尺布和七八斤棉花。 全家老小,每人都要做件新衣服。 尤其是杨宗伟和白秀英,必须有新衣服。 冬天考试,在没有暖气的时代,如果不做好保暖,要冻死人的。 虽然刘月娥觉得有点奢侈,但最近家里好像忽然有钱了,也不在乎这一点了。 经过将近十天的施工,青云崮终于通电了。 大队的大喇叭,也第一次向社员们播放了一次新闻。 杨宗伟和白秀英回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了。 刚过蒙水河桥,就听到了喇叭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面插播一条紧急新闻,下面插播一条紧急新闻……” 一听到高考两个字,白秀英的手一下掐住了杨宗伟的肉。 “宗伟,停下,高考,高考的新闻。”,白秀英的声音,带着一丝丝的颤抖。 “今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有了重大改革。” “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 杨宗伟和白秀英两人竖起耳朵,一动不动的听完了新闻。 白秀英忽然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双手抱头。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老三届考生,原则上不限年龄和婚姻状态。 二十五岁以下青年,必须是单身状态。 这就是关于高考报名资格的要求。 没有规定家庭成分,没有规定是不是高中毕业,没有规定户籍户口。 白秀英呜呜的哭了起来。 杨宗伟给她带来了希望,政府亲自把这个希望扼杀了。 杨宗伟忍着笑,问道:“秀英,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白秀英一下抱住杨宗伟的肩膀,呜呜的哭了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我不甘心,呜呜……” “秀英,要不咱俩离婚吧。” 白秀英想都没想,使劲捶了一下杨宗伟的肩膀,不置可否。 “杨宗伟,杨宗伟,能高考了,能高考了。”,吴昌图站在大槐树底下,激动的朝着杨宗伟喊道。 白秀英从杨宗伟的怀里站起来,擦了擦眼泪,说道:“不能考就不考了,反正咱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干部还是农民,已经无所谓了。” 杨宗伟忽然哈哈笑了起来。 “白秀英同志!咱们成亲了吗?” “成亲了啊。”,白秀英茫然的说道。 “我换个问法,我们结婚了吗?”,杨宗伟温柔的看着白秀英。 就在刚才,白秀英宁可不上大学,也不同意杨宗伟离婚的提议。 就这一点,杨宗伟的心里就暖暖的。 “有什么不同吗?” “亲爱的,我们没有领结婚证。” 白秀英忽然捂着嘴巴,不可思议的看着杨宗伟。 “白秀英同志,我们俩没有领结婚证,在官方看来,我们两个都是未婚青年。” “我们没领结婚证?” “对,我们没领结婚证,我们属于非法同居。” “杨宗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