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重生的时候,杨宗伟不断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大鱼大肉,以防脾胃虚弱,克化不了太多的蛋白质和油脂。
可一看到红烧肉,杨宗伟忘得一干二净,至少三两肉下肚子,不窜稀才怪。 连着跑了三次厕所,总算舒服了一些。 不过,手已经开始打哆嗦了。 但杨宗伟不敢懈怠。 今天修好的两台收音机必须卖出去,哪怕卖出一台呢,总要回收点资金才行。 慢慢积累点资金,杨宗伟准备花八十块把那台电视机买回来。 只要能修好电视机,杨宗伟就发达了。 现在虽然手里有买那台废电视机的钱,但杨宗伟不敢冒险,万一修不了,杨宗伟手里可就没钱了。 天黑以后,杨宗伟喂好了骡子,提着工具,抱着两台收音机,又去了沂河桥。 和昨天的情况一样,时间慢慢到了九点左右,人们才开始在路灯下聚集。 “修电器,卖收音机,价格便宜,不用票。” 杨宗伟豁出去了,今天不光有木板宣传,还要张开口。 杨宗伟刚喊了两句,有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过来了。 “能修录音机吗?” “只要是电器,都能修。” 男人从袋子里拿出了一台录音机。 录音机和收音机的体积差不多大小。 “两用的?” “两用的。” 录音机、收音机一体机。 这种机器目前很少见,尤其是在沂蒙地区,更是少见。 “这是新机器啊,坏了?” 男人无奈的说道:“孩子给人家弄坏了,我去维修店问了问,要花十块钱,十块啊。” 男人说着说着快哭了。 杨宗伟是不信的。 按照这几天他对维修店的理解,要是不收五十块,他们就不叫国营维修店了。 很明显男人在说谎。 “机器还能弄坏?” “哎,维修店的人说得换零件,咱也不知道换什么。” “我打开看看没问题吧?” “没问题,可能就是摔了一下。” 杨宗伟征得了对方的同意,打开了一体机的盖子。 “要是修不好可怎么办啊,这么贵的戏匣子,我们可赔不起啊。” 戏匣子,是普通百姓对收音机、录音机等一类发声电器的统称。 一台收音机九十块,估计这个一体机也不便宜,起码是收音机的两倍。 看了半天,又用万用表测了一个遍。 杨宗伟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 “师傅,可以修,十块钱。” 男人脸上一喜,可立刻又换了脸色。 “同志,真能修?” “能修。” “十块钱,也太贵了吧,和国营维修店一个价了。” “国营维修店的收费估计在五十到八十之间,我只收十块钱,你要是想修,我就给你修。” 男人郁闷了。 因为杨宗伟说着了。 维修店确实报了五十块的价格。 这不是想着私人修一修能便宜嘛。 “多久能修好?” “一会你跟我去纺织厂,我需要换零件。” 男人又犹豫了一下,说道:“好吧,你是纺织厂的职工?” “不是,我在为人民服务。” “呵呵,你这小伙子有意思。” 杨宗伟又在沂河桥待了半小时,没人过来修电器了。 杨宗伟正准备收摊子。 “杨宗伟?” 杨宗伟感觉他和乔常娟的缘分爆棚了。 乔常娟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正站在杨宗伟面前。 “你好,乔常娟,逛街啊?” “你在干什么?” 杨宗伟指了指木板,笑道:“修电器呢。” “刚才我听说有人卖收音机,就是你?” 乔常娟看到杨宗伟面前的两台收音机,已经猜到了杨宗伟在干什么。 “是啊,不过是二手的。” “哪来的?” “从委托店买的。” “多少钱?” “别人五十,你要的话,三十五。” 杨宗伟给了个优惠价。 毕竟是熟人嘛,狠心赚个六七倍就差不多了,赚多了要遭天谴。 三十多岁的女人说道:“常娟,二手的也可以,反正你就听听新闻,用不着买新的吧。” “嫂子,新的二手的无所谓。” 乔常娟的嫂子好奇的看了看杨宗伟。 这个农民和其他农民不一样。 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