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要一个历史学家亲眼见证焚书燔典,见证这样残酷的文化灭绝,那简直比刑罚更为残忍。
沐晨愣了好长一会,才终于结巴着开口:
“如果——如果原型真是梁元帝,那应该被北军围困,才会愤而焚书……但,但现在北军要南下,主攻也在咱们这边,和江州的涪陵王有什么关系呢?”
他抬头环视四周,吐出了心中的疑惑:“……我这个皇叔是最擅长明哲保身的,现在北军如此厉害,他出兵做做样子大概可以,但绝对会避开锋锐,不肯冒一丁点风险的。”
这个问题极为简单,向亮直接开口给了答案。
“涪陵王身为水师总帅,北军南下后,他必然会调军过来做个姿态。”向亮道:“或许他不想真打,但北边可不会放过他。北军的主力少说十万以上,这一次大规模渡河却只有三万的船只,其他人到哪里去了?既然荆州已经投降,大可以效仿吕蒙的计策,将北军精兵夹杂在往来客商中悄悄渡河,趁机潜伏在江州四侧。一旦涪陵王带兵出击,伏兵便可趁机截断后路,到时候前后夹击断绝粮道,事态立刻就会失控。”
他说着抬头望了段柯一眼,果然段柯随之点头:
“我们最近在荆州的渡口上发现了大量来往两岸的船只,数目上非常的不对。”
贝言同样开口佐证:“这几日城里流言四起,不少入城的流民都纷纷传闻,说北军的都督邀约南军水兵统帅会猎于荆州,见识北兵锋锐之盛。”
沐晨不由目瞪口呆:向亮只有寥寥数语,却已经揭示了未来的走势——一旦北军南下,涪陵王就必须领兵出征;一旦涪陵王出征,那么江州四侧的伏兵会立刻发动;而南军一旦惨败,涪陵王就只能困守江州,无路可逃。到时候……到时候上演的就必然是“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这的确是主线剧情的极大变故,难怪系统要开口示警。
他脱口而出:“怎么办?”
·
办法其实很简单。向亮迅速指出了关键——既然北军的方案需要利用伏兵,那么在作战中将伏兵一并扫灭即可。北军主力囤兵荆州,如果没有伏兵从旁牵扯,是绝无可能赶上涪陵王的
“只不过……”
向亮看了看沐晨,终究欲言又止。
仅仅是打击北军主力,现有预算便捉襟见肘,如果还要扫灭伏兵,那么预算就几乎没有任何余地了。
果然,沐晨皱起了眉。
“那我叔叔呢?”他开口问道。
向亮微微一呆:“……什么?”
“我叔叔怎么解决?”沐晨道:“这种疯子完全不可控制,难道要把那十四万卷书继续留在他的手上?万一这疯子再来个心意不顺,不说什么文化不文化这么宏大的,我们怎么给国家交代,怎么向人民交代?说得难听一点,又怎么向历史交代?书放在这种人手上一天就危险一天,设若有个闪失,我们就是粉身碎骨,怕也承担不起这个历史责任!”
这句话说得很直率,但正因为直率坦白,向亮才愈发犹豫:
“可是……”
可是要在目标中加上涪陵王,那就必须倾尽全力雷霆一击,现有的预算是绝对支持不住的!
沐晨耸了耸肩。
“超支就超支呗。”他说得轻描淡写:“反正系统也不能对我造成实质伤害,最多就是弄点生理疼痛嘛……又不是大事。”
第30章 战场
沐晨说出了这番话以后, 会议桌边的众人都明显有了迟疑的神色。但沉默片刻以后,向亮还是缓缓开口:
“是。”
·
基本方针确定以后,剩下的事情就要好办多了, 向亮重新拟定了一份计划上呈沐晨,并在草案中明确指出:考虑到目标变更之后战争规模的急速扩大, 单纯依靠远程制导武器已经不能应付,必须要动员现下穿越集团所拥有的一切火力, 乃至于考虑直接的近程作战。
“也就是说,”沐晨抬头询问:“我们必须要出动部队, 近距离对抗?”
向亮颔首:“不错。”
——这倒确实是个极大的变动了。自穿越以来顾问团一月数战, 除了最开始收拾侯荣乱军之外, 其余都是超远距离的隔空虐菜, 与其说是战斗, 不如说是毫无风险的现实策略游戏。但现在局势却完全不同了——战场生死要地, 无论实力差距多么悬殊, 实际接触都会有意料不到的变动。故而向亮在文件中反复思虑, 整整起草了数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