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山秀水间,用一双点漆般的眸子定定望向杜宣缘,嘴唇微抿,神色坚定。
“哥哥。”她与杜宣缘对视,“你能带我一起去吗?”
“想出去玩?哥哥有正事要做,今天不能带你。”
阿春摇头,道:“我想去山南。”
杜宣缘起了些兴味:“你知道山南是什么地方吗?”
阿春还是摇头。
“山南是麓山以南,山南六州,比皇城和近畿都要大上十几倍。”杜宣缘笑道,“你要是不小心走丢了,我找一辈子都找不回你。”
阿春一吓,又立马坚定神色,道:“我不会走丢的。”
她说:“我想出去看一看。”
杜宣缘盯着这个还不到她胸口高的小丫头,忽然轻笑一声,握住她的手,道:“好。”
带你走出去,看一看这天下。
看看皇城之外的万里河山。
“家务事”安排好,杜宣缘这个新任的安南军督军御史终于准备走马上任。
虽然已经提前同陈仲因知会过这件事,但当杜宣缘带着阿春同家里人告别,看着陈仲因直勾勾盯着自己的目光,杜宣缘还是有那么点儿不好意思的。
跟着杜宣缘出差,但阿春的课业是一点儿也没少。
陈仲因连夜为阿春准备了一摞书册,以及未来一两年的学习计划,杜宣缘瞅着那长长的书单,再瞥一眼陈仲因淡然的神色,头一次怀疑善良纯白的小陈太医剖开来是不是掺着点儿黑心。
.
车马刚出皇城,正在官道上行进着,后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
杜宣缘令车夫降速,从车窗向外望去。
只见张封业骑着马匆匆赶上来。
送别宴早参加过,杜宣缘心知张封业恐怕有别的事,便令车夫先停下,待张封业近前,他面上几分难为情的神色也没能逃过杜宣缘的法眼。
第071章 麻烦事
“承绩兄, 这是要一路送我到山南六州吗?”杜宣缘调侃道。
张封业更是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半天才说明来意。
“若是途经姜州辖下的西梅镇,劳烦贤弟为我打听一下年前从皇城寻医回去的那个王家的、媳妇, 近况如何……”他说着低眉躲避杜宣缘的目光。
这人便是张封业的青梅竹马, 因父亲获罪被逐出皇城的姑娘。
她在吴地有了归宿,嫁给一户殷实人家。
杜宣缘近冬随安南军赶赴苍安县前,便听闻张封业那位青梅带着重病的丈夫回皇城寻医。
后边的事儿她前些日子听陈三提过一嘴。
张封业是竭力为对方医治了, 但到底医术荒废多年, 实力不济, 最后只好磕头请亲爹张渥帮忙救治——“磕头”一事他没说出口过, 是陈三根据他那段时间额头正中突然多出的伤口推测的。
张渥虽然帮了这个忙, 但也要求张封业日后认真学医以作交换。
不过依照这些时日张封业那兢兢业业的态度,他恐怕并不完全是因为交换, 更多应当是出于当时束手无策后的奋发图强。
在治完病后, 那位女子赶在年前便离开皇城,回到吴地姜州西梅镇。
自始至终, 他们连旧都不曾叙过。
杜宣缘应下张封业的请求,马车在张封业的目送下继续南下。
.
从皇城南下, 穿过吴地、绕过麓山, 便能抵达山南六州中的丹州, 穆骏游也早已来信, 将在丹州衙门迎她。
马车抵达吴地姜州后停下略作补给。
杜宣缘便带着阿春先在姜州逛逛。
她们住在官驿,杜宣缘一路上也都依照规定, 向各级衙门报备行踪。
杜宣缘这个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督军御史倒是叫许多人很好奇——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嗅出皇帝在安南军上的态度,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御史也多几分打量。
更别说她还只是一个太医出身, 据说颇得太后青眼。
是以杜宣缘刚刚在官驿落脚,一封请她到家中做客的邀请函便紧随其后。
“姜州的王刺史……”杜宣缘将邀请函阖上。
“是大官吗?”阿春抻着脑袋瞄这封做工精湛、描着金边的邀请函。
“是, 吴地第二大的官了。”杜宣缘笑道。
“那吴地第一大的官是谁?”阿春好奇地歪头。
“吴王。”杜宣缘道。
阿春似懂非懂的点头——于她而言,王也好、刺史也罢,都离她太过遥远,她也没法拿他们比个高低。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吃饭?”阿春又问。
赴宴不就是去吃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