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所作所为,一开始,还不被其余的洪荒万族所重视。}E毕竟他的父亲都不曾成功,他区区一个太乙金仙,如何能成?
况且那洪水之中,混沌之气肆虐。别说那些普通的人族将士,甚至就连大禹这个太乙金仙,都无法抗衡分毫。但随着大禹手中的金箍棒、随心铁、白玉柱、紫金梁纷纷显现。那足以镇压一切的力量。顿时将底下的混沌洪流,一分为二,截断出了一个个缺口。而也正是凭借着这股力量,人族将士在挖河道时,竟然不曾受到丝毫洪水的影响。而且也正是凭借着四件宝贝的力量。那原本一座座堪称精金,哪怕是混元金仙,也不足伤到其本源的浩瀚山脉。竟然被这四件宝贝,捣豆腐一般,从中捣碎,钻取出一个个能让洪水流通的浩瀚通道出来。也正是凭借着这样,仅仅只是万年不到,随着大禹一条条河脉清理出来。那不断肆虐的洪水,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平息起来。不再与以往一般,肆虐盎然。就连水位,也在不断下降。看的洪荒万族一愣一愣的。而且与鲧建造堤坝不同,大禹可是没建造任何一个堤坝啊!这他妈也行?!又过了数万年,在大禹的治理之下,那肆虐的洪水,足以淹没一座浩瀚山峰的水势。如今已然降到了数百米高。看着大禹那如同开挂一般的速度。舜简直兴奋到了极致。虽然治水大部分都是大禹的功绩。但他也不差啊!能有今天,不也全靠他慧眼识珠啊!倘若不是他,大禹这等水平,谁能发现?!谁敢任用?!没有人!唯他舜帝一人而已!不仅仅是舜,就连人族同样兴奋的无与伦比。但最令人敬佩的不是大禹的功绩,而是他那份为了早日平息洪水,造福万灵的伟大品德。有人曾言,他曾看到过大禹。当时正值治水最为关键的时候。大禹偶尔路过家中,此时的他,浑身湿透,蓑衣滴水,然而他却不曾返回家中,而是静静站在屋外,听着一会,便转身奔赴前线了。有人问他,方才为何不进。他却仅仅只是说了一句:“倘若我进去,寒气入室,恐惊了孩儿。”然而他却不说自已为了见妻子一面,已然雨中跋涉数十年。第二次途经故里,恰逢严冬腊月。透过篱笆,他看见妻子正教稚子认字。孩童咿呀学语,念的正是‘禹’字。他驻足良久,直到雪花落满肩头。当随从提醒时,才发现手中的干粮早已冻成冰坨。第三次遥望家宅,已是柳絮纷飞的暮春。院中孩童已能诵读文章,却不认得风尘仆仆的父亲。只是望了一眼大禹,便担惊受怕的跑了回去。 有人问大禹,可曾后悔?这位劈山断岳,终日与洪水交流的汉子望着万家灯火,轻声道:“吾之小舍,不过方寸之地。天下苍生,才是千秋之功。这不仅是吾父之愿,更是吾之愿!”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胸襟,比任何神通法宝更令人敬畏。只是当大禹妻子听到这话时,不由的叹了口气。望着一旁熟睡的孩子时,心中忍不住的嘀咕了一句。“夫君也真是的,怎么啥都说,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孩子是我自个单独生的呢!还三过家门而不顾,不就是怕我榨干你嘛!”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家夫君的伟大!又过了数个元会,随着大禹带领的众人最后一道水脉开辟成功。那肆虐无比的洪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狂暴与凶残。而是变得平静无比。与正常的水脉,并无一二。而不仅仅如此,随着大禹用手中四棍彻底将这些洪水之中蕴含着的混沌之气打散。这些混沌之气也渐渐褪去暴戾,化作缕缕清灵之气,在天地间流转不息。如同甘霖般洒向饱受洪水摧残的大地。荒芜的土壤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灵气,转眼间便焕发出惊人的生机。一根根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一道道灵泉汩汩涌流。站在大禹身旁的伯益,眼中闪过明悟:“混沌化育,否极泰来。这洪水虽是劫难,却也是天地重焕生机的契机。”玄龟闻言,也是颔首点头,“正是如此!”大禹抚摸着手中的如意金箍棒,终于明白此前玄龟前辈所说的‘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真意。这治水之功,不仅平息了灾祸,更为人族开辟了一片灵秀之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