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小唐人服装厂门口已经围满了人。
老赵坐在保安室里喝茶。
挂在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转动,时针指向六点十分。
门外全是来应聘的,他们生怕来的晚了找不到工作。
可现在没到上班时间,老赵也无能为力。
开不了门,众人只好在外面等候。
前来应聘的有很多是潼南市两大罐头厂的老员工了。
他们听说溧阳开了一个罐头厂,特意今天起个大早前来碰碰运气。
虽说其中有一部分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万一让人家看上了呢?
多干上几年,又为儿女积攒些钱。
“陈主任,您也来那么早啊。”
“是啊,这人一上了岁数,觉少……”
陈卫国笑呵呵的回答。
他是原冠龙罐头厂的车间主任,三十岁那年上任,一干就是二十五年。
罐头的生产工序,他闭着眼睛听声就知道对还是不对。
跟他搭话的叫刘文生,是生产车间的队长,专门看人挖桃核的。
此时从包里摸出两个韭菜盒子递了一个过来。
“陈主任,还没吃饭呢吧,来一个,我媳妇做的,可香了。”
陈卫国笑着摆摆手。
“不用了……现在也吃不下。”
说罢,踮起脚尖往里看。
见里面空无一人,心中泛起嘀咕。
这小唐人罐头厂里怎么天大亮都看不到一个人影?
要是搁到冠龙厂里,天没亮工人就都起床了。
“陈主任,现在罐头的生意那么差?怎么还有人死脑筋硬往上钻呢!你看,还搞那么大规模!”
刘文生咬下一口韭菜盒子,顿时嘴角流油。
一股韭菜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人家老板既然投资要干,肯定有人家的道理。”
“说的也是,不过陈主任,您都快六十了,还出来折腾什么啊?早早回家享福多好啊!”
陈卫国笑了笑,没有搭话。
他心中苦啊!
他也知道自己快六十岁了。
跟他同龄的老伙计们,现在不是天天在家打牌喝酒,就是坐在一起下下棋,钓钓鱼。
可那日子谁不想过啊?
儿子是个赌鬼,儿媳早就跟别人跑了。
好在孙女已经读了大学,学习成绩还不错。
这算是对他唯一的安慰了。
自从罐头厂倒闭以后,陈卫国出摊卖过茶叶蛋,卖过报纸。
可到头来一天就赚不到手里钱。
孙女既要兼职赚取生活费,又要读书。
他这个当爷爷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当他原本以为生活本就如此的时候,有人告诉他溧阳新开了一个罐头厂。
这让陈卫国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无论如何也要试上一试。
“唉……”
想起他那个整天醉生梦死的儿子,陈卫国叹了口气。
“让一让让一让。”
李铁牛扯着大嗓门吆喝着,身后跟着几辆农用三轮车。
三轮车上装着热腾腾的包子,油条,豆浆和粥。
“老赵!开门!”
李铁牛趴在保安室门口敲了敲窗户。
老赵见到李铁牛后,把手里的旱烟斗在炉子上敲了敲,这才按下了电动门的开关。
“大家都跟我进来吧!”
李铁牛一摆手,几辆三轮车先行进入。
小唐人食品厂的建筑面积很大,格局却很简单。
从大门进去后,以中央的旗杆为分界线。
旗杆的正中央是唯一一栋三层楼,作为办公室使用。
左手边是生活区,其中包括员工宿舍和食堂。
右手边是工作区,已经建造好的有食品加工车间,水果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包装车间以及仓库。
再往北走,是一片空地,但都被格挡圈了起来,里面种了很多蔬菜。
李铁牛将众人带到生活区的食堂门口。
“这早餐是给大家准备的,里面有桌椅板凳,餐具都是一次性的,吃完丢到垃圾桶就可以了,有人收拾!”
说罢,几个妇女开始给众人发放早餐。
前来面试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个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