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祁钰,对着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杜士林怒斥道:
“杜士林!你好大的狗胆!居然敢阻挠朕发行的新政。”
此时的朱祁钰是真的很生气,他没想到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所下发的第一道新政,就遭到这些自以为是的大臣们的干扰破坏。
瑟瑟发抖的杜士林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更不敢说话,他怕皇帝用昨天对鲁智聪一样的手段再来对付他,他现在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居敬何在?”
朱祁钰对下面说到。
“微臣在!”
陈居敬在群臣中站了出来。
当时明朝督察院、大理寺和刑部合称为“三法司”,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三司”。
刑部负责全国大小案件的审理,都察院负责全国刑法案件的审查,大理寺负责案件的追查和倒查。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那时的刑部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公安系统和法院,都察院相当于现代的检察院,而大理寺更像是现代的纪检监察机关。
陈居敬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他是当时都察院最大的长官。
“杜士林是你都察院的人,此事就由你和刑部、大理寺三方查办吧。”
朱祁钰对陈居敬交代到。
“臣遵旨。”
“刑部尚书陆瑜、大理寺正卿张邈何在?”
朱祁钰再次对着群臣点名。
“臣在。”
又有两位大臣站了出来。
“杜士林破坏朕实行的新政,此案就由你们三司共同负责查办,一定给朕严查到底,绝不能有任何姑息。”
“臣领命,定当严查此案。”
陈居敬、陆瑜、张邈三人一同应到。
杜士林这件事本来是一件小案子,可朱祁钰选择让三司会审,那么这件事就很严肃了,也足以见得朱祁钰对此事的重视,
另外还有最重要一点,其实杜士林阻挠大明每日快讯报发行,这件事锦衣卫已经在查办此事了。
可是朱祁钰仍然还交代给三司办理,这里面是大有原因的。
朱祁钰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人,虽然他现在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可毕竟才做了几个月的皇帝,更是对朝中的官员不了解。
他要借此机会,考察官员,看看究竟哪些官员结党营私,哪些官员可为他所用。
历代朝廷上的党争都是有的,大臣们私下里结党营私,分成各种派系。
朱祁钰现在知道的就是明朝的大臣主要分为保守派和清流派,但还有许多小的分支派系,他现在还不清楚。
所以尽快摸清大臣们的底细,对朱祁钰日后开展的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朱祁钰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大臣们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绝不能让大臣们把他玩弄在股掌之间。
此时,在北京城的北方,几百公里以外的叶尼塞河上游一带。
天高云淡,几千匹骏马正在肆意的驰骋。
几个牧民,悠闲地骑在马背上,不远处的山坡上,大大小小的蒙古包,成片成片地连在一起。
这里是也先所在的瓦剌部,今天的外蒙古靠近俄罗斯的某处。
一间最大的蒙古包里,也先包裹着一张宽厚的羊皮被,昏沉沉的躺在那里。
“咳……咳……咳……”
“给我倒一些水来。”
现在的也先不同以往,此刻他身形消瘦,脸色蜡黄,说话的声音也很轻,整个人显得异常虚弱。
“兄长,水来了,我扶你起来喝。”
伯颜帖木儿端着一碗马奶来到也先的床边。
在伯颜帖木儿的搀扶下,也先艰难地靠在他身上。
也先张开嘴,伯颜帖木儿把马奶往他嘴里缓缓地倒。
刚喝没几口,也先就发出一顿猛咳……
伯颜帖木儿把也先喝过的马奶放在一边,刚刚银碗里还是纯白色的马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