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关羽之虑
河东,闻喜。
关羽入朝途径时,在这里祭祖,重修祖坟。
驻留十余日,才开始顺驰道到蒲坂津。
一行三十余骑,挤在蒸汽运输舰上朝陈仓进发。
这两年大司马一直待在陈仓,有效震慑了凉州、益州,生怕引来第二次攻伐。
虽然人在陈仓,可战略层次上与巡视凉州、益州差不多。
即便偶尔有施政过程中豪强作乱,也能迅速被本郡扑灭。
郡内豪强、大姓也怕叛乱持续,引来幕府大军深耕,到时候谁都难逃。
这两年里,益州郡县秩序大好,郡县权威得以树立。
征税、清查资产这两项工作有序推进,每年都能征集一批家资千万的大姓、豪强、富豪迁往关中,充实三辅。
再来几次,这种迁徙就会放缓,司州之地虽然竞争大,可出仕便利,自有优渥的待遇在。
即便这样,一些野惯了的土皇帝也不喜欢三辅富庶,也看不上出仕的机会。
动不动就杀县吏示威,这种行为一律视为叛乱。
从去年杀县吏,再到今年拖延迁徙不服令文,都被归类于叛乱。
郡兵调动后,那就不是带多少资产、仆僮去陌生关中重新奋斗的事情了,而是流放朔方、河西。
就这样,关羽一路听着船上官员讲述各地见闻,赶在五月下旬来到了陈仓。
船停下,关羽就迫不及待下船,脚踩在大地上他才感觉到安全感。
他不是不适应舟船,而是适应不了夜间逆流高速行船。
休息之际,随从将马匹牵引到码头,顺着码头官吏指引,先去洗马。
不止马匹要用草木灰水清洗,关羽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也要沐浴更衣后,才能去见大司马。
比起这些庶务,最引关羽的是那建造了两年的飞艇,太过于巨大。
相隔七八里,他都能看到陈仓造船厂外围那巨大如似城墙、山丘一样的竹木脚手架。
这么大的飞艇,万一造好后满载公卿意外摔下来……
何止是关羽忧虑,任何一个不想再经历乱世的人都有这种顾虑。
现在大司马待在陈仓快有两年时间,这种长期安居于一处的反应,才是反常,也能看出大司马对飞艇的执着与喜爱。
真当飞艇造好,谁又能劝得住大司马
带着这点忧虑,关羽正常沐浴,次日一早来造船厂。
等到午间时,黑熊才挤出时间接见关羽。
对于这次会面,关羽有些抵触,上次合作还是在许都近郊,砍掉了曹洪,断了曹操一臂。
关羽解救了杜氏,现在回头再看,杜氏也就那么一回事。
最为遗憾的是没有攻破许都,将天子解救出来。
对于这件事情,黑熊这里淡化处理,不怎么宣扬当年袭扰许都之事;刘备那里也没人会谈论。
不然黑熊、关羽身上都是有责任的,没人深究大司马,难道还不敢指责关羽
今日招待关羽,所以午餐相对丰盛一些,足有四菜一汤。
关羽端坐下首,感慨:“与大司马数年未见,不曾想大司马富有海内,简朴如旧。”“我平日只有两菜一汤,今日因云长公,才多了两道菜。”
黑熊握筷子夹菜,就问:“我听说玄德公收留田豫等人,将之安排出海,已去了西瀛岛”
“是,已逐其于海外。”
关羽又说:“关某领玄菟郡时,也曾乘船出海。西瀛岛北边荒芜不毛之地,远不如三韩、东夷。随行吏士无不感慨,乐生于中国,而非海外。”
“我知道云长公的心意,我不明白,在海外建设家园,开疆拓土,称王称霸何等痛快,玄德公又怎么会心生厌倦”
黑熊疑惑,刘备给他的感觉就是孜孜不倦追求创业,不肯为人下,有一种谋求、渴望出人头地,站在最高处的壮志。
关羽则耐心解释:“我等当年追随玄德公是为扫除群贼,还天下太平清净。今大司马治下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实乃太平乐土。我等又何必舍近求远愿留中土,助大司马开创太平,总好过于海外漂泊,做无根之浮木。”
黑熊闻言,摇头:“我更喜欢与玄德公做盟好,处于我如今的地位,已很难听到刺耳的真心话。即便是刺耳的真心话,往往也另有目的。玄德公立国海外,为国家藩篱屏障,在我看来有许多好处。”
顿了顿,黑熊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