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天下之忧,诚可嘉焉。秦某虽为应天知府,却与淳化县有不解之缘,今承恩于朝廷之重托,奉命主持县试,聚全县英才于文庙之中,恭维圣贤,选拔栋梁,只为我大明昌盛,江山万年!”
秦枫一开口,群响毕寂,朱元璋也在考生行列中,老老实实地站着听秦枫训话,身边的毛骧看得一愣一愣的,哪怕到了今日,也实在猜想不透这个秦枫的圣眷,到底是因何而来。
朱元璋目无旁骛,只看着高高在上的秦枫,若有所思。
选拔栋梁,为了大明昌盛,江山万年,这个话的确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不由得微微点头,十分赞同。
虽然考生年龄方面放宽了,跟圣旨上规定的不同,但秦枫这番话说得还是甚合心意,让朱元璋松弛了几分内心的纠结。
“科举乃国之根本,士人之途径,承载千载文化,承载封建社稷之重任。尔等所拟之卷,非唯自我展示,更为国家之兴盛,民众之福祉……今兹,诸君应心怀坦荡,以诚相待,放平常心,恭诵古籍,细思哲理,望诸君一展所学,切勿舞文弄墨,宜记德行之重于词章……”
讲话之后,便开始分发试卷。
试卷是密封的,但因为只是县试,所以也并没有太强的仪式感,拆开封条,便可以看到这次县试的考题。
“爹……”
毛骧的神色微微古怪。
怎么好像,陛下还越来越认真了呢。
亲自答题?
还只是个小小县试?
“念。”朱元璋神色郑重,虽然看得一清二楚,却不得不走个形式。
“是。”毛骧虽然大惑不解,但只得收摄心神,目光落在试卷上,低声念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唔。
这的确是个问题。
不过这种小事,
用不到朱元璋操心。
身边的毛骧立刻接口笑道:“我爹虽然目盲,
早年也曾饱读诗书!反倒是我,
不求上进,
因为读书辛苦,早早就放弃了学业,惭愧惭愧,此番县试,我这点学问不值一提,倒不如给我爹当一双眼睛。我看告示上,秦大人亲笔写的,倘若有不便亲自答卷者,可以有人代劳,县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英才,圣上皇恩浩荡,也绝不会嫌弃身有残疾者……”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顿时让几道疑惑的目光,转为钦佩。
但是打发了这些人之后,毛骧却悄悄贴近朱元璋,低声道:“爹,咱们……回家?”
本就是被生拉硬拽过来的,现在又看到这秦枫不尊圣旨胡搞一通,陛下多半是要降旨惩戒,那便不能在这里,更不能用毛老爹的身份。
“不急。”朱元璋却若有所思,沉吟道:“就按你刚才说的,你做咱的眼睛,咱们看看这个秦枫的县试试题里,考些什么。”
啊?!
毛骧吃了一惊。
刚才那番话,是随便用来应付那些好奇村民的呀。
陛下,怎么还当真了!
以皇帝之尊,这次科举到最后的会试之后,选出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到殿试的环节,才由皇帝亲自主考。
怎么现在反而倒反天罡,皇帝要来参加这个小小的县试?
秦枫啊,你何德何能,让皇帝如此眷顾!
不过,既然陛下的主意已定,毛骧自然不能抗旨。
假戏,变成了真做。
于是在排队了一段时间之后,毛骧和朱元璋一同来到县学门口,见到了亲自主持这场县试的秦枫。
“哈,毛兄!毛老爹!”秦枫对这两位也是多日不见,不过因为升任知府,日理万机,忙得几乎是脚不点地,也并没在意这毛家的省亲之事,反而是颇觉亲切,笑道:“你们也来考试?”
“不是我,是我爹想要试试学问。”毛骧早就想好说辞,这次编得更加圆满。
果然,秦枫也不疑有它,反而觉得这个瞎眼毛老爹也不定其中就有真正的国之英才。
“毛老爹有追求!”秦枫身为知府,亲自给毛老爹竖起大拇指,笑道:“进去吧,不过毛兄要懂得规则,只可以帮忙读题和代笔,不能两人一同商量答题,本官会专门派人监管,明白吗?”
说明规则后,毛骧和朱元璋并肩入场。
枫兰县学,今天专门清空,作为大明朝首次科举,最低一级“县试”的考试现场。
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