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石二鸟之策!
与此同时,章台宫深处,龙香氤氲,嬴政独坐帝榻,双眸如冷月之辉,凝照案上堆积如山之简牍。
此皆各族子弟所献,字里行间,尽是热血沸腾之志,欲为大秦开疆拓土,扬名立万。
然祖宗之法如山,束缚其才华,使其有志难伸,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只见一简写道:“臣齐氏子,家传兵法,愿为大秦执戈前驱,荡平六国,一统山河。”
“奈何祖宗家法森严,不得擅自出仕,臣心甚忧!”
又一简言:“臣龚氏之后,自幼习文,欲献长策于陛下,助我秦国昌盛,然家规所限,不得越雷池一步,臣日夜惶恐……”
嬴政细览简牍,心潮澎湃,难以自抑。
观此子弟,皆为大秦之瑰宝,栋梁之材,然却为祖宗之法所缚,如笼中之鸟,无法振翅翱翔。
要知道,氏族宗法森严,自古而然,未经族中允准,子弟不得擅自出仕,更不能为秦廷进献良策。
仕途之望,唯系于族中选贤之举,余者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只能终老族中,碌碌无为,蹉跎岁月。
嬴政思及此,不禁感慨万千。
此等子弟,才华横溢,却因祖宗之法而埋没,实乃大秦之憾事!
他深吸一口气,定下心神,暗自立誓,朕必破此陈规陋习,让天下英才尽归大秦,共襄盛举,一统山河!
想到此处,嬴政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冷然自语道:“叶迟啊叶迟,你果然不负朕望,此等计策,既能试出各族子弟之真心,又能挑动他们与宗法之间的矛盾,妙极!妙极!!!”
若如此下去,各族子弟反响热烈,纷纷上书请命,那么……
只需等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推行推恩令!!
嬴政大喜过望,抚掌而笑,声震殿宇,道:“叶迟,你果真是朕之股肱之臣,智勇双全,有你在侧,朕何愁氏族不灭、天下不平?”
“传旨!让李斯速来见朕!”
宦官领命,匆匆而去。
嬴政复又凝视案上堆积如山之简牍,思绪万千,脸上的笑意愈发浓烈,仿佛已经看到了氏族覆灭的景象。
章台宫内,龙香缭绕,氤氲满室。
那香气,似乎也随着嬴政心情的愉悦,而变得更加浓郁醉人。
他端坐于帝榻之上,心中豪情万丈,只待李斯前来共商大计,一举定乾坤。
半盏茶余,李斯趋步而至,恭然踏入宫门,上前深施一礼。
嬴政目光如炬,当即开口垂询:“李斯,叶迟近况如何?”
其声威严,不容轻忽。
李斯闻言,面露苦涩,无奈地禀报道:“启禀陛下,叶迟这些时日来,似乎对推恩令之事并不上心,整日忙于将作少府之中,所行所为,与推恩令无半点干系。”
“臣,亦是没有办法……”
嬴政听后,却似未闻其言,反而笑意更浓,他追问道:“哦?那叶迟在将作少府中,可有何作为?”
“那耕种、火器等物的研造效果如何?”
李斯茫然无措,心中暗忖:“陛下不是命我推行推恩令么?怎的现在却跟叶迟一样,对此毫不关心,反倒对这些农事、火器问个没完?”无奈之下,李斯只得将叶迟近日于将作少府之所作所为,详尽无遗地禀于嬴政。
他沉声奏道:“陛下,据臣了解,将作少府之中,已有一批新制曲辕犁问世,此犁做工精巧细致,线条流畅,实乃农耕之利器,叶迟曾亲往视察,对此大为赞叹,言其必将助力农耕,提高百姓生产之力。”
嬴政点头示意了解,又问道:“那火器等物进展如何?”
李斯回答道:“回陛下,火器等物亦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之中,叶迟选派了一批精干工匠,日夜钻研,已有初步成果,然他曾言,此等利器,需慎之又慎,以免泄露天机。”
嬴政听罢,面露满意之色,道:“好!叶迟果然不负朕望,伱需继续密切关注将作少府之动向,一有进展,即刻报于朕知!!”
李斯见状,心中疑云更浓,如坠五里雾中,不解其意。
他抬首望向嬴政,只见君王面上笑意深邃,令人难以窥探其真实想法。
嬴政哈哈一笑,打破了空气的宁静,随即从案上取过一份奏折,轻飘飘地递给李斯,示意他仔细观看。
李斯接过奏折,心中虽疑惑万分,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匆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