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几页则是上古时代有名的丹药排行榜次。
最后面版本才是灵药培植和丹药炼制的理论典籍,以及十张古方的记载。
古异本着看故事的心态,古异一口气看完了第一部分内容。
同时也从这一角中,窥探到了一丝上古修真界的风景。
上古时期,修仙界资源要比现在丰富得多。
同样,上古修士的资质也远远强于当代修士。
那时的修士,几乎人人都是五行灵根。甚至还有极少数比五行灵根更加高级的灵根。
这里所说的五行灵根与当今修真界的五行灵根可不一样。
当今修真界的五行灵根修士灵根并不饱满,有的充足,有的薄弱。
而且不同灵根属性各自之间是相克的关系,是货真价实的修炼废柴。
而上古修士的五行灵根,则是相生而存,五行饱满。彼此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循环。
可以说,随便一个上古修士的天资,都不在如今修仙界所谓的那些天灵根之下。
甚至很多天赋异禀者不借药石之力,仅靠凭空吐纳天地灵气就能不断提升境界。
那时的修炼体系才刚刚诞生,修士的修炼方法都比现在粗糙得多。
在丹道盛行起来之前,上古修士都是直接吞服各种灵药炼化来提升实力的。
靠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的身体自动就能将各种药力调和吸收。
但随着时代变迁,修士的天赋一代不如一代。
直到修士中出现了直接吞服灵药,却没办法消化的贫庸者。
为了能寻得长生,这些弱者开始研究如何将灵药中的精华提炼出来,让人更容易吸收。
于是经历无数代人的努力,最原始的炼丹之法出现了。
这类炼丹之法主要是以提炼之法为主,为了让人更容易吸收。
它的出现也的的确确造福了无数天资平庸的上古修士。
让原本已经开始低靡的修真界再度短暂重振了数十万年。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了丹道的研究中。
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贤的努力,生克之法得以问世。
通过各种药理的合理搭配,使得彼此之间的药力得到极大提升。
而这,便是丹道发展的巅峰时刻。
丹典,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而自此之后,人类修士的天赋越来越差。
近古时代时,甚至出现了灵根不全者。
这些人就连提纯萃取的药力,也无法完全吸收了。
最终,一些奇才抛却了丹道的初衷,开始追寻适应于他们的炼丹之法。
同样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这些人发明了各种生生糅合的丹药。
这类丹药将原本相生的生克之理完全悖逆。
使药材彼此之间相互制衡,从而达到极易吸收的目的。
但同时,各种药材本身的药力被消耗得十不存一。
不过因为这类丹药的出现,原本几近断层的修仙界便再度苟延残喘般地延续了下来。
只是这种过度浪费的方式,使得炼丹资源大幅消耗。加速了修仙界资源的绝迹。
经年累月,这些近古丹方与上古丹方被当代修士混杂在一起,统称为“古方”。
丹典的核心理论强调天地万物,皆有其灵。
任何药材的药理特性存在,都有其道理。
因此至上的炼丹之道,是提炼药材本身的药性。
再运用万物生克制化之理,将其效用发挥到最大。
数种中将修仙界现在主流的炼丹理论抨击得体无完肤。
直言那些为了某种特殊效用而强行融合的丹药,是对丹道二字的侮辱。
所谓“副作用”这种概念,更是不应该出现在丹药中。
全书虽然宗旨鲜明简单,但落到实处的一些具体事宜却又十分奥妙和繁复。
无论是灵药的培植方式,还是用来炼药时的环境、火候、辅料等各种落到实处的细节皆是面面俱到。
甚至还有哪些药材种植在一起可以相互受益,药力大增的这种理论。
与现下修真界流传的一些理论相比,此书可谓另辟蹊径,独有奥妙。
古异只是浅读了一些,便觉得获益匪浅。
与他从马师伯那里学到的一些炼丹理论来比较,完全不是同一个量级。
丹典中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