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摩格抬了抬手:
“你们中原有句老话,叫‘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玉石实乃君子的表率。e=卡1)卡?小~>1说_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又有一句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而本汗今日也特意带了一玉石之物与众人共赏。”
此话一出,殿中不少人都稍稍变了脸色。
眼前的摩格虽然是个准噶尔人,是蛮夷,是外敌,但是他居然可以如此熟练地引用《论语》和《诗经》中的句子,可见对中华文化颇为精通。
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准噶尔汗国的新可汗如此了解中原,而且还毫不掩饰,实在让人有些难以安心。
不过摩格却对众人的反应视而不见,依旧兴致勃勃地说道:
“多年前,本汗曾得一九连玉环,听闻乃西域采玉工匠赔上性命,才得此美玉。又费尽心思才琢成此环。都说中原多智者,能否请大清皇帝为本汗解开这九连玉环呢?”
话音未落,就有侍从奉上一串九连玉环。
那九只玉环环环相扣,青翠中流转着温润如水一般的光泽,奉在红绒锦盘之上盈盈生辉,只一眼望过去,便知的确是价值连城之物。/t^a+y′u¢e/d_u·.·c/o-m-
“拿到堂下请诸臣遍观。”胤禛的语气并不轻松,他可不相信摩格会随便拿个东西出来,以表示两国交好之意。不过话都放在这儿了,总不能退却让人笑话,“谁能解开,朕自有重赏。”
苏培盛让小太监端着托盘走到堂下,胤禛挥手唤来歌舞。
随着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一队舞姬翩然而至,个个身着桃红色衣裙,水袖轻盈,长发垂腰,粉面桃花笑容粲然,舞的正是那一曲《桃夭》。
不料转完一圈回来,苏培盛的眉间却带上了几分焦虑,声音低沉:
“回禀皇上,无人能解。”
胤禛又一摆手,苏培盛便转至几位王爷处。不料前面几位都摆手推脱了去,倒是怡亲王一笑,伸手唤了坐在后面的弘曜。
“弘曜啊,”怡亲王笑着说道,“听闻你跟随师父学习了不少机巧的物件儿,今日十三叔就拿这个来考较你一番。若是你能解开这个谜题,十三叔就答应你,等天气凉快些了,带你去天津码头和工部的造船处转一圈。”
弘曜听了这话,顿时两眼放光。~8*6-z^w^w^.`c*o`m*这段时间他把能接触到的相关船只的书籍几乎读了个遍。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一直念叨着,总想着要真正地去看一下战船的模样。
可他如今才几岁,无论是胤禛还是他的那几位皇叔,都不可能应允他这样的请求。
难得今天怡亲王松了口,让他觉得天似乎都亮了几分。
“可汗出口成章,不过似乎只看了些儒家篇章或是诗书,却未曾通读史书。九连环出现已有两千余年,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弘曜拱手,小脸红扑扑的,许是因为太过激动,额角都出了薄汗。
“在《战国策》中曾有记载,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不得不说,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所以只要弄断此环,此环即可解开,这法子咱们大清子民皆心知肚明,故而后来咱们的九连环都是用金属所做,以示正统。”
“但是,正所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汗送来此物,本意是为表示两国交好,正如秦国和齐国一般。如此想来,若是单纯为一解法而碎了玉环,实在是有些煞风景。”
弘曜拱手,将玉环重新放到了托盘内,示意苏培盛和小厦子将玉环呈回摩格面前。
“正好皇阿玛曾在我幼时,赐我一赤金九连环。若是可汗不嫌弃的话,稍后便赠予可汗,权当闲暇时间的乐子了。”
摩格的脸色漆黑如墨,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难道他还能开口跟一个小孩儿争辩不成?
倒是上方的胤禛收敛了些眼神,板着脸开口道:
“放肆!可汗喜爱我中原文化,怎会不读史书?只不过是今日宴饮气氛甚好,可汗景仰我大清,诚心想与我大清交好,便献上此国宝级物品,邀请大家共赏,博大家一乐。此等心意,岂容你妄加揣测!黄口小儿,你才读了几本书,肚子里能有几滴墨水,就敢出来在这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