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除和三小姐的婚约,另娶佳人。”
听到自己的未婚夫,想要娶其他的女人,而那个女人还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言殊头垂得更低,眼神中似乎带着几分伤心失落。
外界的风言风语太后并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只是传到他耳朵中的,自然不会像荣胤今日说的那么明白。
太后当初定下顾昕瑜和荣景曜的婚约本也是为了顾昕瑜着想。
贤王府是坚定的保皇党,贤王世子荣景曜也是一表人才,偌大的盛京城除了荣胤之外,也很难找出比他更为杰出的青年才俊。
甚至可以说,若不是有叶母对太后的救命之恩在,这门婚事几乎没有可能落到顾昕瑜的头上。
但实际的情况是,顾昕瑜为人胆怯软弱,立不住,而荣景曜对于这个未婚妻,非但没有丝毫感情,反而心中厌恶,时刻想要解除婚姻。
太后原以为让两个年轻人多相处相处,自然能够处出一点感情。
这会儿听着荣胤的话,太后心中也难免多了一丝犹豫,不过并未表现在明面上。
“昕瑜,君华说的事你可听说了?”太后向言殊问。
言殊轻轻的点点头:“臣女早有耳闻,曜世子风采出众,文韬武略,二姐姐温柔体贴,娇美动人,曜世子会喜欢二姐姐也在情理之中。”
“昕瑜,莫要说这等胡话。景曜是你的未婚夫,又岂会喜欢他人?这件事哀家会叫人去查查,并不会叫旁人碍了你的婚约,叫你受委屈。”太后断然道。
怎么说顾昕瑜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又有十六年前的救命之恩,再加上这些年里顾昕瑜虽性子却弱了些,对太后却是当做亲祖母一般。
顾昕瑜其实也是个通透的人,心里明白谁是真的对她好,她也是回之双倍的返还。
太后念在她这一份赤子之心的份上,虽有些时候怒其不争,但也不会叫人明目张胆的将人欺负。
以前太后不知道这件事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了,荣景曜倒还好,毕竟也要叫太后一声皇祖母,加之男人在外难免心性花花风流。
但对于另外一位主人公,那位二姐姐顾昕珞来讲就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了。
太后有些想要叫人去查一查,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也不想多提这事,随即与他们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说的便是再过不久的百花会,百花争艳,按照往年的惯例,除了选花王之外,这也是盛京城无论公卿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心照不宣的一场全民相亲会。
凡是没有成婚的男女,都可在百花会的宴会上,像心仪的女子或者男儿送上一枝花,若双方有意,彼此交换了花朵,百花会过后自然可叫男方上门提亲,成全一段佳缘。
说起百花会,太后也不免犯了全天下所有家长的一个通病,那就是——催婚。
荣胤再过不久就是及冠之年,但端王府里面连一点女色都看不到,他这个端王世子身边伺候的也全部是侍卫男仆,寻常丫鬟奴婢根本近身不得,比如说是一两个妾室,就连通房丫鬟也没有过。
荣胤虽说是盛京城万千女郎向往的名门贵婿,但却从未见他对谁有过好感。
这不免让太后操心起了他的婚事:“君华,端王府空空荡荡了,十几年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主人,你的婚事可得抓紧了。”
听到这话,言殊好奇的抬起眼,这可是要命的毒仙儿,哪个女人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嫁给他。
“皇祖母,姻缘一事,自有命中定数,孙儿不急。”荣胤云淡风轻的笑道,眼神若有若无的在言殊那边滑了一眼。
言殊眼中闪闪发光,充斥着对他们说的是的好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情绪。
荣胤面无表情的收回眼神。
太后本是坐在他二人中间,不是在上首,即使荣胤掩饰的很好,从始至终都没有多大的表情波动,但后还是察觉到了一二不对劲,试探地问道:“你是不急,但哀家急了,这盛京里面名门闺秀也有不少,哀家听闻左相府的魏拂璇才貌双全,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另外还有周御史府上的周婉云蕙质兰心,孙尚书府上的孙芷筠贤淑典雅……这里面你可有中意的。”
太后一下子说了好几个盛京城内有名的大家闺秀,但无论是说到谁的头上,荣胤眼中都不曾有过任何的波动。
“皇祖母,孙儿如今无意婚事。”这一次荣胤回答的比上一次还要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