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评价,清谈高论,无军旅之才。
一位非常标准的名士。
刘意听完细细分析,“照将军所言,这几路人中,除去袁氏两兄弟,其余不做一谈,是吗?”
曹『操』只是笑笑,不给正面回答。刘意再问,“那曹『操』呢,将军觉得,曹『操』此人如何?”
曹『操』愣了半刻,哈哈大笑,抱拳道,“有勇有谋,乃是忠于汉室之辈。”
刘意掩袖而笑,“将军大才,意难做挽留,不如这样,将军不妨推荐一人,让我带回冀州,待培养个三五年,和将军一同平定天下。”
刘意语气随意,像是随口一谈,不加思索的那种,曹『操』重新打量刘意,“三五年?长公主,只要这次讨伐战胜利,不出半年长公主便可重归雒阳了。”
他还有一个问题没问刘意,她一个长公主要武将干嘛,只要袁绍不出『乱』子,刘意自然高枕无忧。除非,刘意有打算自立门户。
刘意放下手,神『色』淡淡,“先宦官把持朝政,后董卓进京,如今天下大『乱』,天子年幼,将军觉得除了董卓就能归复太平吗?”
曹『操』不答,过了许久道,“长公主深谋远虑,『操』不及也。”
实际上这事大伙心里都跟明镜一样,以致现在仗还没开打,小九九都算起来了。
没说话的空档田丰已经拿了锦囊复归,刘意笑『吟』『吟』转交给曹『操』,“我还会驻留河内多日,将军仔细考虑过后再举荐无妨,此物赠于将军,望将军珍之重之。”
曹『操』不敢推辞,双手接过锦囊目送刘意远去,锦囊大约是出自女子之手,制作精良,曹『操』好奇捏了捏,不像是有东西,横竖左右无人,曹『操』直接打开,里头只有一张纸条。
愿赠万户侯。
曹『操』心头猛地一跳,急忙把纸条塞回锦囊中,好似装作无事发生。即便如此,曹『操』脑中还是不可避免产生遐想,若他年天下平定,天子年幼,能重振朝纲的就只有长公主,如此一来……
万户侯。
曹洪从远处跑来,“将军,袁将军找你。”他看曹『操』手里握着一个秀气的锦囊,八卦起来,“阿兄,谁送的啊?要是被丁夫人知道……”
“子廉!”曹『操』呵斥自己的堂弟,“休得胡言。”
他把锦囊塞好,拉上曹洪,“此事休得再提,随我去见袁将军。”
曹洪看曹『操』表情严肃,也不敢再闹。遂和曹『操』同行,大帐内除去袁绍再无他人,见曹『操』来到,袁绍格外热情,“孟德,来。”
曹『操』不敢起身,“将军为盟主,『操』不过麾下一员,『操』不敢造次。”
袁绍笑道,“无妨,眼下无人,外人又不知晓,你我直呼其名便是。”
有袁绍这句话曹『操』方才起身,带着曹洪入座,袁绍道,“昔日雒阳一别,你我许久不见,今日一见多有感慨,孟德,你过得如何?”
曹『操』只是一笑而过,把自己险些入狱,杀吕伯奢一家略过,只道,“过去休要再提,你我重逢就是喜事。”
两人痛饮数杯,待气氛渐渐上来,袁绍借着醉意问,“孟德啊,你觉得我们这些人中,谁能取董卓而代之。”
曹『操』明白袁绍是在试探自己,也装作醉了酒,和袁绍胡扯起来,“取代,论名声谁能赢过本初。”曹『操』又笑起来,挤眉弄眼,“本初,苟富贵勿相忘啊。”
袁绍被曹『操』说的有些飘飘然,亦或者这几日刺史等人的吹捧让他忘乎所以,哈哈大笑起来,对曹『操』上心几分,“自然自然,来来,再饮几杯。”
几人推杯换盏,曹『操』似乎忘了先前的倔强,和袁绍哭诉他到陈留有多困难,险些家人都见不到,袁绍心生怜悯,对曹『操』说,“不如这样,孟德把家人迁到冀州来,冀州太平富足,百姓安定,孟德也能放心赴敌。”
袁绍说这话是真心为曹『操』好,眼下曹『操』还没发迹,只是刘岱手下一员,袁绍愿意抚养曹『操』的家人,纯属发小之情。
曹『操』确实有些心动,正想答应下来不知怎么地想起刘意的话,当下话锋一转,冲袁绍摆手,“本初心意孟德心意,只是我妻身子羸弱,受不得长途跋涉,前不久又失去了一个孩子。”
曹『操』和丁夫人一直没有孩子是夫妻两的心病,所幸有个曹昂在,被丁夫人视如己出。
曹『操』说这话时是真的伤心,医工都确诊了,全家都等着这个孩子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