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衣针技术却十分简单,明朝人完全可以立即开始,然后在利润的驱动下不停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全面机器化生产,然后再不停地改进机器提高生产效率。
果然王二牛立即表示,缝衣针很简单,明天就可以开工!
孙一高兴地宣布:“让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先卖它一亿枚的缝衣针!”
————————————
参考资料(与情节无关,不感兴趣的读者可跳过)
明代《天工开物》里针的制作技术
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鎈其末成颖,用小槌敲扁其本,刚锥穿鼻,复鎈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火矢、豆豉三物罨盖,下用火蒸。留针二、三口插于其外,以试火候。其外针入手捻成粉碎,则其下针火候皆足。然后开封,入水健之。凡引线成衣与刺绣者,其质皆刚;惟马尾刺工为冠者,则用柳条软针。分别之妙,在于水火健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