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荣,自打他两年前回到长安城,虽然自己并不在兵部任职,但每一年的武举他却十分上心,这几年恰好是陈希烈兼任兵部尚书,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郭子仪都要到陈希烈这来,表达一下对武举的关心,而陈希烈是个老好人,每次也都会让郭子仪以考官的身份参与进去。
“今年尚书台诸事繁杂,按照中书令的意思,今年的武举边交给李严来做了,不过将军还请宽心,本相早就告知了李严,考官之中,必有将军!”
“如此,就多谢左相了,这些年的武举都未有真正的将才,但愿今年能不一样吧,不然大唐兵权全都掌握在边将和胡将的手里,堪忧啊!”
当听到陈希烈三句话不离李林甫的时候,郭子仪微不可闻的皱了皱眉头,还是对陈希烈表达了谢意,之后离去了。
郭子仪已经年近五十,他的战功,那都是自己一点点拼来的,在外为将的时候,他对于大唐还算是心怀憧憬,但这一调回了长安,虽说从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加身,在武将里面也算是相当显要的了,但朝堂上的情形还是让他扼腕,但他不过就是个孤家寡人罢了,关注无人关注的武举,看似是无用之功,但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