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禹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脊梁骨蹿到脑门,贩卖铁器给鞑子,这个帽子扣的恶毒!这岂止是抄家,这是要灭田氏一族啊!
刚来到这个世上,就被皇权碾压,这题目严重超纲!贼老天,你几个意思!
田禹看到大伯脸色苍白,眼神空洞地看着宣旨的御史,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神气,瞬间衰老了很多。
田禹的爷爷、父亲、大伯家的二哥,都牺牲在与鞑子的战斗中,大伯怎么会私通鞑子。这种污蔑太无耻了!
一股怒火炸裂一般在身体内窜涌,“圣旨是假的!是秦王要杀我们!”
田禹叫道,拔出长刀,一刀砍在了宣旨御史的后背,将他砍倒在地。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
其实,田禹并没有怀疑圣旨的真假,但是必须号召众人跟着上。
在皇权时代,圣旨的威力太大,刚才大伯亲兵的反应就能看出来。只有宣称它是假的,才能给众人拔刀的勇气。
秦王是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和太子夺嫡十余年。而田衡支持太子,也是被秦王一系弹劾才罢的官。
今天来贺寿的都是太子一系的,扯出秦王,能最大限度激起众人反抗的勇气。
田禹举起血淋淋的长刀,扑向一侧的敌兵,“兄弟们,和他们拼了!”
他的长随钱丰第一个拔刀响应,大喝一声,跟了上去。
忠勇伯的亲兵信以为真,纷纷拔刀,大喊着跟着杀了上去。
~
圣旨飘落在忠勇伯田衡的面前,他哆嗦着双手捡起圣旨,看向末尾盖印的地方。
跟随接旨的众将官纷纷站起身,作壁上观,没人响应田禹,。
他们都是田衡的故旧,在他被免职待勘的时候还能来祝寿,都是关系十分亲密的。
但是在《大周律》上,杀害宣旨的钦差是谋逆的大罪。
谁的背后都有妻儿老小,没人愿意跟着田家造反。
甚至有人上前帮助御史包扎伤口。
田禹冲杀在前,难遇一合之敌。
抄家的士兵被杀个措手不及,节节败退,根本无法阻止有效的抵抗。
当抄家的士兵被赶出大厅就溃败了,疯狂地跑向南大门。
田禹带人在后面驱赶,如虎逐羊。
追到南门口,田禹一行人正要乘势追击,外面一阵箭雨射了进来,为首的两名亲兵中间倒地。
外面竟然已经黑压压的士兵,正列阵等候。
田禹急忙带人关闭大门。
~
田衡站起身,将圣旨递给最近的一个将官,悲愤地对众人说道:“这圣旨果真是假的,没有盖玉玺,只盖了秦王的王印!”
众将官大惊,纷纷围了过来,传看“圣旨”,果然,上面只有秦王的印。
大家这才醒悟,原来田禹说的是真的!
这不是圣旨,不过是一个王爷的谕令。
田禹竟然蒙对了!
众将军都感觉大事不妙,不用田衡指挥,早有人审问御史。
在将官的暴力下,御史的气节眨眼间被捅破。
御史的供词印证了大家最担心的事情,秦王反了!
今日清晨,支持秦王的军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进了城。
一支来自西山大营,直扑田府。还有两支军队去攻打皇宫和太子府。
田衡笑道:“秦王真看得起我啊,起兵就想起田某!”
“大人在军中素有威望,兄弟都信服,只要大人振臂一呼,军中的兄弟还是听您的,秦王自然害怕。”
有心直口快的将官叹道:“太子这次玩脱了。”
众将官纷纷附和。
一个月前,田衡斩了一个贪墨军粮的军需官,没成想他是太子妃的娘家亲戚。
太子妃吹了枕边风,太子便斥责田衡滥杀,勒令闭门思过。
九门提督控制皇城九门,掌控三万多兵力,任何夺嫡的皇子都不会忽视这个位置。
秦王想当皇帝,自然倍加重视。田衡做事稳妥,过去有太子庇护,秦王一直虎视眈眈,却找不到机会。
现在君臣之间有了裂缝,秦王立刻抓住机会,发动手下弹劾忠勇伯。
太子一系的官员都保持了沉默,太子要借机敲打田衡。
曾有官员劝谏太子,但是太子却不急不躁,想让弹劾再飞一会儿。
太子之所以如此淡定,因为皇帝很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