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带着系统去宋朝 > 第10章、歪风邪气

第10章、歪风邪气

么主母!叔叔你去江湖上闯荡,一去便是三年,并不知道家中的这些长短。我也不是你哥哥三媒六证娶回来的正经嫂子。不信你问你哥?他可曾为我说过媒下过聘?我跟他可曾拜过天地高堂?没有!他什么都没为我做。只因我并非良人家的好女儿出身,你哥哥待我并不如何尊重。”

关于她所抱怨的这一节,蒯飞也是刚刚才第一次听说,一时还来不及详察这个版本的真-潘金莲出身本末。

按水浒传里的说法,这潘金莲原本是清河县王大户家的使女,只因跟主人有染,被主母撵了出来。这主母却是个极其毒辣的角色,平生最恨小三,不单单把金莲撵走了事,索性把她配给了当地最矮最丑的三寸丁谷树皮。这才算是十分解恨。

此事在潘金莲看来自然是奇耻大辱,武大郎却是傻人有傻福,平白无故捡到了这样一桩大便宜。

细推起来,潘金莲(邓九娘)所做的抗辩倒也有几分道理。

虽然这个真实位面的邓九娘并不曾做过甚么清河县王大户家的使女,但她之所以不幸落入武大郎之手,其中的根由,跟书中的设定倒也相差无几。

邓九娘的父母起先都是极其懒惰的自耕农,既不擅耕耘,又没有别的什么傍身的手艺。邓父好吃懒做,嗜赌如命,十赌九输之后败尽了乡下的田产,不得不来到汴京城里做一个专门帮闲的破落户。邓母贪慕虚荣,耐不得这三餐不继的苦日子。于是这不靠谱的母亲便去揭了官府招募佃户的榜文。

说起来大宋朝廷拟定的这套佃户政策,本来是相当的高明。官府收购那些闲散疏耕的土地资源,作为公田,让失去土地的破落户们以契约佃户的身份进行耕种。这正是后世“长工”一语的由来。

按照德国大胡子老马的说法,这在当代其实还是一种蛮先进的生产关系。

无奈何!任何优秀的政策都需要廉明公正的吏治来维护。大宋吏治腐那个败,再好的政策也会变成吃人的火坑。

于是邓家三口儿便跳进了北宋历史上最有名的这个佃户政策大火坑。

这其中的猫腻实在太多了,一时也说不尽,只说第一个负责办理这项重大改革政策的人,就是大宦官杨戬。主掌这项工作的机构,就是臭名昭著的“西城所”。

再说一件事:大奸宦杨戬亲自负责的西城所项目,惯爱将良田诬指为荒地,然后按照国家垦荒制度“依法”充公。这其实就是公开的掠夺。此举令得当代常有“朝为富家翁夕作乞丐郞”的说法。宋江起义,这起因其实就是西城所把梁山泊这块地方也诬指为荒地,强行纳入了国家公田目录。既然是公田,那么耕作者就要缴纳相应的租金。梁山泊的渔户们原本是自给自足的自由民,打的是祖传的鱼,种的是祖传下来的自留地,凭什么无缘无故要交租?

官府要收租,渔户要抗租。于是黄世仁就必定带着民团来抓走杨喜儿,赌债肉偿,以人抵租。事情闹到了这个份儿上,渔户们想不造反都不行了。说起来,这正经历史上真实的梁山泊农民大起义,跟建国早期黑白老电影里“白毛女”里头的桥段几乎是一模一样。

杨戬和他的西城所,不折不扣就是大宋版本的黄世仁。虽然杨白劳欠债不还,确实也有些不大不小的过错。但是梁山泊的好汉们,在正式举旗造反之前,是没有任何过错的。他们本来就不欠租子。是杨戬和他的西城所,以及杨戬之后的继任者,以蛮不讲理的手法,强横鲸吞民间私产,楞将当地人大好的私产,诬指为公田,继而引发了暴力强征和武力抗租的激烈械斗。

宋江后来为什么要接受招安?也就因为宋徽宗的秉性其实并不怎么坏。听了李师师帮宋江吹过的枕头风之后,心知是西城所将顺民逼上梁山之后,这位风流皇上立即下旨处斩了负责西城所工作的宰相级贪官。

徽宗大大在此事表现得如此有诚意,宋江顿时失去了当初造反的理由,当然要接受招安。这招安当然不是免费的,毕竟梁山贼寇伤害过辣末多的大宋官兵性命,于是宋江必须去打方腊。在这个环节上,历史和小说倒是大致有些相似。

邓家三口人不幸生逢乱世,一头撞进了西城所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里来。

西城所这个坑,可比水浒传里王大户的那位妒妻,厉害百倍千倍。

身为佃户,邓家三口儿根本拿不到地图上标注出来的理论田产——那些所谓的公田,此刻还掌控在山东河南两个改革试点省份一众英雄好汉的手里。官府目前只是在名义上掠夺了大宋顺民们的田产,山东河南的英雄好汉们,此刻正在与官府斗智斗勇,每逢春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