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惊人
李皓笑着向徐尤开口,眼中满怀真挚,如果仅仅是通过这番话,任何人都挑不出他半点毛病,甚至还会觉得李皓礼贤下士,有古代圣贤之风。
与之对比的宋青,却更显得像个跳梁小丑。
不料对于李皓的建议,徐尤却是愤愤不平:“李兄言过了,以宋青的身份和学识哪里能做出什么像样的诗词?无非是生搬硬套罢了,以他这幅作态只会辱没你我的名声啊!”
“这……”
李皓眉头微皱,似乎在揣度什么,要和徐尤礼让一番再做决定。
这一幕落到众人眼中,更是觉得李皓心胸宽广,不顾自己的名声也有宽恕宋青的劣迹。
然而宋浩然却看得通透明白,这两人分明就是在唱双簧!
为何这么想?只因为徐尤从头到尾都是在表演,他先是以江南才子身份出场营造氛围,接着又故意挑衅李皓,之后便因诗词对其甘拜下风。
这一幕幕,最大的获利者并非徐尤,而是被烘托为主角的李皓。
连徐尤这般令翰林院都瞩目的才子,却甘心拜倒在李皓的名下,足以见得李皓文采斐然已力压群雄。
如此一来,李皓便有足够的资历成就美名,借机仰仗着李氏一族在朝中的底蕴,达到升官进爵的真实目的。
妙啊,真是妙啊!
宋浩然嘴角泛起冷笑,却没有打破李皓和徐尤的双簧戏,因为他心里清楚一个道理:李皓被吹捧得越是高贵,那么等他被自己打脸后,跌落得就越是惨不忍睹。
“徐尤兄,切莫对此深究,虽说宋兄做出了一些荒唐之事,但值此诗会佳节,理应人人平等而不论过往,况且今后的大宋国,非但只有我等士子,且应该有宋兄这般民心所向,还是让宋兄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吧!”
李皓这番话说的,虽然明面上没有贬低宋青,但仔细听却能觉察到一丝鄙夷,然而即便是如此,那些来往的才子佳人也吹捧至极。
反观宋浩然,嘴角泛起冷笑:这李皓不愧是在李氏一族里长大的子弟,勾心斗角的一套熟记于心,真是天生的好演技。
难怪徐尤不惜自贬来为他卖命,想来也是把命运系在了李家这艘大船上。
“不错,李兄所言极是,倒是我徐尤孟浪了。”
徐尤自愧不如地摇了摇头,转而叹息道:“宋青,那就由你来做此次朱雀湖诗会的收尾吧,便给你一点工夫,切莫在这里耽误大家时间。”
“不必,七步之内我必成诗。”
“哦?”
面对众人复杂的注视,宋浩然大大方方地迈出七步,风轻云淡地停留在了笔墨纸砚前。
见到宋青自以为是的样子,士子们更觉得他是沐猴而冠,明明肚子里没有半点文采,却偏偏要在诗会上出风头,真是可笑至极。
一些人为了嘲笑宋青,还特意跟着倒计时。
不料数到第七步时,宋浩然还真用右手悬起笔锋,轻佻地把宣纸交给了白裙少女,后者却是面无表情,显然也厌恶这位董家赘婿。
在白裙少女看来,假如宋青真要和他吹嘘的那般,又怎么可能落得这步田地?
她心想着扫了一眼,谁知仅仅是这一眼,便让白裙少女美眸圆睁,连呼吸也变得局促不安。
“这,这首词怎的……”
观察到白裙少女的震惊迟疑,一群人开始起哄。
“麻烦姑娘快点读出来吧,差不要紧,别浪费大家时间啊!”
“说的不错,让我们瞧瞧宋青是怎么一个绣花枕头,丢人现眼之辈。”
而李皓和徐尤更是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神里看到了浓浓的戏谑,仿佛认定了宋青出糗。
对此,人群中的董怡萱更是气得面色潮红,恨不得上去把宋青推进湖底,省得他给自己和董家丢人。
怎料面对众人催促,白裙少女总算点头,用宛转悠扬的妙音读出了词牌名。
刹那间,徐尤变了脸色。
而李皓更是眉头微皱察觉到了什么。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此话一出,方才还喧闹聒噪的画舫忽地静谧到了极点,可谓是落针可闻,而那些等着嘲笑宋青的人更是瞠目结舌。
白裙少女又道。
“多情自古伤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