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错,他矜贵缓慢地又回了几个字:“所以查到什么了?”
刚才某人的回答很牛头不对马嘴。
“一些线索,X4事件相关的。话说大哥,你做事还拖泥?”
顾冥喝了一口花茶,敲字:“你眼睛瞎?”
他做事一向带水不拖泥,MBI的小鬼们还查不到他头上。
“这么自信?”某人质疑道。
“下了,我得养生。”
某人:“……”
抬头看表,江城时间七点整,养生个…
**
隔天下午,一中。
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姜辘撑着左手看向远处老教学区的朦胧白影。
高三A班是物化生班,下课十分钟,化学老师还在讲解月考试卷。
“靠窗的同学,请分析一下试卷最后一道选择题。”
女老师讲解的有些口干舌燥,随机点名叫了位同学讲解思路,可姜辘没有意识到。
“靠窗的那位同学,请站起来回答问题。”
卓帆雨又喊了姜辘一声,这一下子,原本有些嘈杂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师太讲课是很无聊,虽脾气好,可有个事不过三的规矩。
新校花有点拽啊。
“靠窗的那位同学?!”
卓帆雨语调挑高几度,任凭声音刺耳,靠窗的女孩仍旧没搭理她,一心放在窗外的风景上。
终于。
“姜辘!”
这一次,女孩总算偏头看她,眼白处带了点红,起身问:老师,您叫我?
姜辘耳朵佩戴了特制耳塞,只有有人喊她全名或小字时,才能启动通音功能。
此时,所有的声音都被姜辘收听进耳朵里。
“你来分析一下月考试卷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我需要具体过程。”卓帆雨走到过道,朝着姜辘微笑。
那个微笑,暂且定义为来自老师的死亡微笑。
姜辘点点头,拿起摆在桌面上的空白试卷,按着卓帆雨说的,看了眼最后一道选择题,不过两秒,说:“选C.”
她吐字清晰只是音色冷清,可依旧好听。
卓帆雨离姜辘近了一点,回复:答案对了,姜辘同学,还有过程。
姜辘微微颔首,稍作思考。
期间。
前面几个不怕死的又继续“讨论”,以表示对姜辘行径的难以置信。
“我去,她真的对了。”
“试卷都是空白的,只用了两秒,是蒙对的吧!?”
“谁知道呢?!
“······”
这边靠窗,女孩清冷的声音又袭来。
她先是说了几句普通话,紧接着切换成几句标准的英伦腔。
“这道题用本路特定理,代入数字……”
“背景起源为……”
“……”
姜辘用英文说明本路特如何发现这个定理,并对化学界的贡献,全篇幅用时五分钟。
接着,全场又是一阵安静。
卓帆雨:“姜辘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同学们都要向她学习!”
还是一阵安静。
这时,墙角一道男声响起。
“本路特定理是本世纪出名的化学家本路特所创,国际期刊正在发行,请问姜辘同学是怎么做到这么快学习和运用的?”
宋辞冷淡地扫视了一眼姜辘,语气里全是疑惑,仿佛是认定姜辘动用某种手段才解出这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