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人感觉陈宵这媳妇娶得好。怪不得陈宵要给人家准备好屋子和家具,人家这头也是大出血。不是随便嫁闺女。
北方的乡下,女儿的珍贵程度得看娘家爹和娘家兄弟们对她的态度,媳妇的珍贵程度,得看她男人对她的态度。
姜家对姜锦的维护为她以后自在生活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
陈宵准备了十来个红包,有包了一毛的,有包了两毛的,还有两个包了一块的,共包了有五块钱,现在见大舅哥两个一毛的红包就让搬了,知道大舅哥是真疼妹子,当下心里感动,把兜里的红包全掏出来,塞给姜大槐和他的两个堂兄弟。姜家弟兄三个见陈宵这个事情办的敞亮,心下满意,等开了红包,拿出了钱,心下就更满意。好够他们吃几顿酒了。
搬完了嫁妆就要接人,没结婚的小姐们们把闺房的门关了,伴郎新郎的从门缝里塞红包,满意了,就打开门,把新娘子送出来。
陈宵也是准备了五块儿的红包,分成十几个。当然是先从少的塞,塞了五六个,合起来也就是两块多钱,屋里的人就已经满意的打开了门。把姜锦给送了出来。陈家人感觉这亲家找的好,通情达理,知分寸。
陈家弟兄加侄子,是第一次见新娘子,第一眼,吆喝,实在是高啊。在这个女性普通一米五的时代,姜锦这一米六八的个子实在是鹤立jī,再加上身材纤细苗条,五官俊秀,气质沉静,哇塞,这简直比电影明星还电影明星呢!
就是见过姜锦的陈宵也被狠狠地震了一下:媳妇真漂亮啊,真漂亮!
他那向来紧抿着的嘴巴就忍不住咧啊咧的,背了好几遍“严肃严肃”也没能把嘴角给收回来,后来也顾不得了,索性就这么傻呵呵的咧着。
看傻的可不只是陈宵,在场的男男女女都看傻了。
知道姜家小锦漂亮,可是,没想到这么漂亮,漂亮的不接地气,和这周围不搭,真的像是哪家娇养的小姐给下放到这儿来了。不,比知青点的那些女知青还洋气漂亮呢。
嗯,村里人的所谓洋气就是和村气土气相对的。
“哟,新女婿看傻了!”扶着姜锦胳膊的婶子一打趣,了院子的人轰的就笑了起来,全都回了神儿,闹哄哄的把姜锦给扶到陈家拖拉机上去,其他人送嫁的人就坐到姜家派的拖拉机上。
嫁妆太多,再加上新娘和压轿的小孩儿,陈家的车太挤,有几个陈家兄弟索性也上了姜家这边的车。
本来是生产队的车属于大队公共财产,这一般人家的婚嫁是不能够用的,但是,总有一些人例外,不好推托,像陈宵这军人,像姜大山这大队长的亲兄弟。
姜锦这一上车,就意味着从此是陈家的人了,戴红英看着自己捧在手心里养了十八年的闺女这就要走了,那心啊,就像被人给剜了似的。
“锦儿啊,你好好的,好好过……”什么妇德妇工,都不如你过得好。
“小锦,你这以后得自已顶家过日子,可不能那么软和了……”姜娥也说不下去了。
“怕啥!要是陈家待你不好,你就回来,咱家又不是养不起!”姜槐嗡声嗡气的说。
“哎哟,你这个死孩子,你这是咋说话呢,不会说话就别说,看一会儿让你爹砸你!”戴红英把火力对准了姜槐,作势拍了两下,还对旁边的姜大山吼:
“看看你教的好儿子,都多大人了,不会说话!”姜大山嘿嘿笑。
“行了,别让人笑话。快打发小锦走吧,别误了吉时。”
姜槐这一闹,冷淡了姜家人离别的伤感,各人也不敢再多说,唯恐姜槐这个彪子又说出啥不合宜的话来。
姜锦一颗枯木心,本来是无悲无声的,却被一家人的情绪所感染,也红了眼眶。
和姜家人一起生活了也才四十多天,可是,姜家人真是疼她的很。在这个普遍重男轻女的北方农村,在这个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能够遇到姜家这一家,真是姜锦的幸运。
“别哭,以后咱常回来。”
陈宵握住姜锦的手,如果不是两人中间还隔了个司机陈宝,他都想抱住姜锦,替她擦掉脸上的泪。
“谁哭了!”姜锦心里嘟囔着,又忍不住抬手摸脸颊,一手的水渍。
作者有话要说:luǒ婚,不一定是价值选择,只不过是无能为力罢了。
☆、糟糕的新婚夜
拖拉机到了陈家,迎面的就是鞭pào的炸响,拜天地也早就改成了对着主席像鞠躬。
繁琐的礼节,乱哄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