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 默认卷(ZC) 三个卖国贼

默认卷(ZC) 三个卖国贼

在中国人的留学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凡是在所在国混得比较好的,留学成绩突出者,对所在国的印象一般都比较好;反之,则怨言要多一些,甚至会满腔怨恨。

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是五四运动中众口一词指认的卖国贼。“五四”当时编的小册子《青岛潮》,甚至说火烧赵家楼时,学生冲进曹汝霖家,发现“曹氏之客厅正中,悬一日皇御像”。(事实上后来很多大陆组织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回忆中,没有一个人这样说,可见并不是真的)不仅学生这样看,市民这样看,连政府内部的相当一部分人士,包括一些有实力的军阀也这样看。直系军阀自不必说,吴佩孚等骂曹、章、陆骂得比学生还厉害。连皖系干将张敬尧,在运动期间,也打电报要求罢免这三人。安福俱乐部控制的国会,也接二连三提出弹劾曹汝霖、章宗祥的议案,明白说他们是“国贼”。

在运动当口上,还有很多人声言要拿住这三人,连同他们的家人一并杀掉。连摆地摊、说相声的都编了相声《揣骨相》,指桑骂槐地骂他们,“没骨头,金钱搂足,以外人为护符”。说他们属于“大贼骨头”,卖国求荣,明知挨骂装聋子,是“现代秦桧”(张寿臣相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样从知识界到底层百姓高度一致,甚至国共两党高度一致,万人唾骂的人物,大概除了袁世凯,只有汪伪政权的三剑客,汪精卫、陈公博和周佛海。

的确,他们三人是北京政府中的亲日派。不仅在皖系当家时如此,此前很长时间,都是如此。日本大隈内阁倒台,寺内上台之际,日本方面曾经特意表明要曹汝霖担任特使访问日本,重商两国关系。北京政府随即通知驻日公使章宗祥,准备派曹汝霖以赠勋为名,出使日本。但是,此议遭到国会方面的激烈反对,国会为此,几乎要炸了窝。最后,北京政府取消原议,改派老资格的官僚熊希龄前去,但被日本方面拒绝。按西原龟三的说法,日本方面的公开提议中还有徐世昌的名字,但实际上日本方面的真实想法,曹汝霖才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而当时急于跟中国改善关系的日本寺内内阁,居然为了一个曹汝霖,如此羞辱中国政府,可见日本方面对曹的看重。

当然,国会和舆论对曹任特使之事群起而攻之,也是因为他的亲日之名。据台湾学者吴相湘考证,其实还在清末时,日本当局已经开始刻意结交受到重用的曹汝霖,日本使馆不时宴请,“从此惹人注目,亲日之名遍于京朝”。所以,在晚清,就有报人(北京的《国风报》)攻击他是中国的国奸李完用。到了民国,他们的亲日名声,还越出了国境,在西方世界也有人知道。曾经担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在见过了来访的陆宗舆之后,说他是一个“身材瘦弱、态度和蔼、思想敏锐并且喜欢玩弄手段的人”。芮恩施对曹、章、陆三人了如指掌,并评价说:“这三个人的联合,一般称之为‘三钻石’。”显然,这样的“三钻石”,并不是美国人喜欢的组合。所以,这位美国公使对曹汝霖的评价就更糟,在他看来,“曹汝霖为人玩世不恭,重视实利,尖刻敏锐”,“他自己是日本人在华政策的最顺从的工具”。他甚至认为曹对中国的共和政体缺乏起码的忠诚。

曹、章、陆三人,都是19世纪末比较早的留日学生。在中国的留学史上,留日学生的数量最多,多到跟去英美的学生完全不成比例的地步。但绝大多数留日的学生,都是学速成的。日本人出于挣钱的目的,专为“清国留学生”办了许多速成学校。一年就了事,学到什么,只有天知道。多数人连语言关都没过,反正当时的日文跟中文相差不大,学了几个新名词,回国就可以唬人了。能进正规的专门学校的,大约3%或4%,进大学读本科的,不足1%。

曹、章、陆三人,都是日本名牌大学的本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见机得早,赶上了好时候。曹汝霖先进早稻田,然后转到东京私立法学院(1903年按照专门学校令升格为东京法学院大学,1905年改名为中央大学)。而章宗祥的经历简单一点,是明治大学的毕业生。跟曹汝霖一样,章宗祥回国后参加特别为留学生准备的“科举考试”,被赐予进士头衔。曹汝霖名次还非常高,排名榜眼。陆宗舆也不差,在日本政治家摇篮的早稻田大学毕业,不过回国的留学生考试却没考好,只得了举人头衔。曹、章、陆三人,由于去得早,日本政府有优待政策,入大学无须考试,而且由于人数很少,“清国留学生”很稀罕,自然很得优待。据曹汝霖说,他来日本最初两年,留日学生文武都算上,也不过56人。

他们三人,作为留学生而言,其实命运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