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即烦人,因而向往天堂。凡人太多使天堂般的杭州变成了一座繁城,燥热难挨,拥挤不堪,可见凡人多了惹人烦。
据说每当进入旅游季节(游玩天堂难道还分季节吗?),杭州市每天都要增加一百多万流动人口,到处都拥挤着旅游者。天堂人并不烦,甚至还生出一种自豪感。能不烦,就是不凡。
好几位杭州人见面后喜欢这样问我:
“你这是第几次来杭州了?”
“头一次。”
“头一次?”
他们像看一个外星人一样盯着我,有不解,有气愤。我被看得被问得不好意思起来,以前居然没有来过杭州,太对不住“人间天堂”了!
我不愿意凑热闹,这次还是因工作被同事硬拖了来,结果还是凑了热闹。几年前曾去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觉得还是不要轻易到天堂旅游,更不可三番五次进天堂。天堂是供凡人向往的,不是真要进去的。没有去过的或去不了的地方,才最富诱惑力,最能激发你的想象。
天堂进去容易离开难。原因很简单:买不到火车票。天堂也受凡人俗事的困扰。我们想离开天堂的心情比当初奔向天堂的心情更为迫切。有人建议,利用被困的这些天时间去游千岛湖。刚看过西湖,还有兴趣看别的湖吗?浙江难道还有比天堂更好的地方?
车出杭州市沿富春江往上游而行。离天堂越远,离大自然越近,越走感觉越清新,空气越凉爽。车过建德,山越发清幽,面包车里不甘寂寞的旅游者,突然都安静下来,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也被景色镇住。情由景生,进入一种什么境界,便生出一种感觉,眼为之迷离,应接不暇,心便立刻清静下来。
公路进入青山幽谷的深处,少见人迹,仿佛远离了尘嚣。想不到就在这野美难描,野趣宜人的群山腹地,神话般地出现了一座乳白色的现代建筑,式样新奇,透出一种优雅的豪华。前拥翠湖,后依青山,远收黛绿,近挹清香。这就是千岛湖宾馆。
四周再无其他人烟。野花、野草、绿树、翠竹都保护得极好,看不出一丝现代文明的破坏和污染的痕迹。像是一个奇迹,这样一座大宾馆当初是怎么建设起来的?莫非是在别处建好了,整个地从空中吊装到这个地方?
更神秘的还是千岛湖,它的魅力使我们迫不及待地要全身心地投入,要了解它,要仔细欣赏它,同行者中有的年长七十多岁,有的脊椎有病,却没有一个人叫累。千岛湖有一股魔力,让看到它的人无法再把眼睛移开,却又看不透它。
满眼都是绿,我在楼上餐厅找了个临窗的位子用午饭,眼睛却盯着窗外的湖光山色;贪婪地吞吃这少见的绿,也被绿吞吃。一千多个被树木修饰得轮廓浑圆的绿岛,坐落在六百多平方公里的绿色湖面上,绿挡着绿,绿藏着绿,纵使手里有一架高倍望远镜,也看不清这绿,也看不尽这绿。
但,千岛湖绿得并不糊涂。远处的野岛墨绿,中间的岛屿深绿,眼前的小岛翠绿。一望无际的湖水也绿得富有层次,远处绿得深邃,每个岛子的四周湖面绿得浑厚,岛子的倒影够不到的地方,湖水绿得清碧明澈。绿莹莹,绿晶晶,绿荡荡,绿森森,深碧托着浅翠,近青衬着远黛。绿得纯粹,绿得高洁,绿得神秘而又真实。一切都是那么滋润,那么亮丽,纤尘不染,使人俗虑皆消,心脾皆清。
午饭吃的什么不记得,只记得有滋有味,饭后立即登舟游湖。未见千岛湖不想千岛湖,看到千岛湖却不知足了,站到湖边想进入湖心,进入湖心想看遍全湖——这是不可能的,至少这一次不行。乘船顺着千岛湖岸兜一圈儿,需要一周的时间。湖中一千多个野岛,从不同的角度看,景色不同,情趣不同。即便角度不变,随着阴晴变化,风云游动,岚风隐现,湖中的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千岛湖可谓千面湖,怎么可能看全、看够、看透呢?
微风轻推,湖面摇出片片细浪碎波,像抖动绿色的绸缎。湖水极其澄澈,人眼却不能见底。明明是纯净透明的,努力看下去,三五米以下便是明而不透了。水太深了,平均60多米,最深处可达百米。透明而又深博,就更有魅力,真人世间的佳境。
游艇或者在岛屿穿巡,或者在大片的湖面上飞掠,像一匹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时疾时缓,时东时西,完全随心所欲。无论怎样折腾,也挣不脱绿的包容,绿的掩映,绿的诱惑。导游小姐只讲解千岛湖真实的历史和现状,没有矫揉造作的渲染,没有千篇一律的传说,更不像许多风景胜地那样,处处都有典故,角角落落都留下文人骚客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