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郭家店还敢跟郭存先谈意见提要求、曲里拐弯或直截了当说出自己想法的人,大概就数陈二熊了。你看他选择的这个时机,郭存勇还没有发丧,村上说什么话的都有,光是关于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就有好几种传说……估计郭存先这时候心里最乱,陈二熊却当面向他递交了一个报告,想将自己的化工公司升格为“四海化工集团”。
他知道这是个敏感问题,更清楚文字报告只是个形式,或许郭存先根本就不看。之所以自己要去当面呈交,就为了好亲口向他陈述利害,只要郭存先口头上一应允,他就可以办了。陈二熊见到郭存先后,果然详细地分析了目前郭家店化工系统管理上的弊端和局限,公司下面有一批小公司,小公司下面还有许多小单位,分布不合理,有的忙不过来,有的闲着没事,有的任务多得能撑死,有的吃不饱,有的小马拉大车,有的大马拉小车……根据国内外化工市场的情势,郭家店再不成立化工集团就要阻碍生产发展了。
到这个时候郭存先才发现,陈二熊已经实实在在地将原来的化工厂搞成了一个化工王国。而自己对这个王国却相当陌生,他有很长时间不管企业,每天尽琢磨一些闲白了……如今占据郭家店化工王国里重要位置的人物,都是陈二熊这些年自己带出来的,或是他从外面聘请来的。这就是说郭家店的化工系统实实在在地操控在陈二熊手里,经营和技术大权他抓着,特别是跟外界的业务网络,全都捏在他手里……将要成立的化工集团,其实就是专为陈二熊量身定做的,集团的总裁自然除去他再无第二人选。细想这倒也应该,谁打下的江山谁坐嘛。虽然最早的化工厂是在他郭存先指挥下干起来的,却是由陈二熊干大的……
可是,刘福根干什么去呢?他正式的职务是化工公司的副经理,工资关系也一直在化工公司。在村上挂名当个郭存先的助理,不过是为了替他接来送往的方便。化工这一块升格为集团之后陈二熊还会让刘福根挂在那里吗?许多年来郭存先只知道陈二熊每年给村里交钱很多,仅次于钢铁公司,其实这一点都不让他惊奇,当初在刚一筹建化工厂的时候,他就知道干化工有前途,是块肥肉,所以才把干儿子刘福根塞给陈二熊。明着是叫他带,实际暗含着嘛意思,陈二熊岂能不知?可刘福根一看郭存先的亲儿子太小,就把自己当成他的亲儿子了,但他喜欢出头露脸却不肯吃苦受累,有好事都跟着搀和,真正该他干的事却没怎么干,十几年下来,当初的化工厂下面又生出十几家化工企业,刘福根却还是一个跟着瞎掺和、凑热闹的角色。
平常他在化工公司的任务似乎就是吃喝玩乐、出头露脸,国内玩儿腻了国外玩儿,要多少钱一说,陈二熊就能给他多少钱。只有在向外来参观学习的人介绍经验时,他才会出面,人五人六的风光一番。同时他还有另外一种特殊身份,做陈二熊的私人代表,凡陈二熊有需要得到郭存先点头批准的事情,一律由刘福根全权代表去找他干爹谈。长期以来,给人的感觉是刘福根跟陈二熊好得像一个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不分彼此。刘福根做的事就是陈二熊想做的,陈二熊所拥有的也就是刘福根的。等到化工集团的规模已经形成,架势都摆好了,陈二熊却不再让刘福根做代表,重要的事都是自己出头。
郭存先惕然有了一种危机感,问陈二熊:“如果你叫集团了,不是跟村里的集团一般大,谁领导谁呀?”陈二熊说:“村里也应该升格为集团总公司,是专管集团的,就像军区管着集团军一样。”郭存先怀疑陈二熊在底下已经跟另外几个人串通好了,就想先敲打一下试试:“这是你个人的想法,还是跟别人已经商量过了?”
陈二熊自然了解郭存先的性格,哪会办那种傻事。解释说这纯粹是我个人的想法,但已经琢磨很久了,今天是正式向您汇报,您是第一个知道我这种想法的人。我估计,只要我一宣布成立集团,欧广明会立即跟上来,王顺和金来喜就说不准了……但丘展堂的电器公司还没有做大,他目前是不会让自己戴个集团的空帽子的。其实金来喜的建工行业这些年也干大了,而且前途无量,只是这个人老谋深算,摸不透他的心气。如果您召集一个会,讲明眼前的形势,大家一定都会跟上来。郭家店的优势就意味着物质上的力量和金钱,我们要保持这种优势就得要相信制度的力量,引进和完善先进的管理制度,才能永远保持郭家店的优势。可是,如果再不提升郭家店原有的管理模式,就要限制和影响我们的发展。外边什么单位都叫集团了,我们还是一大堆公司,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我们是小打小闹,底气不足,那样自然就会影响人家跟咱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