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壮胆、辟邪,郭存先忽然觉得喘气都痛快多了,有了一种特别的权威感。过去人们都说,只要有了印把子和枪杆子,就什么都不怕,稳坐江山。也有的说是“笔杆子和枪杆子”,于是他成立了自己的电视台和秘书处,由自己控制舆论,制造舆论。他说的每一句话、参加的每一项活动,以及郭家店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记录、有录像,每到年底编辑印刷成一本堂皇的大书,凡郭家店人和外来打工者人手一册,也作为珍贵的资料和礼物随时赠送给外来的嘉宾和记者。
他现在还多加上一样东西——钱袋子。
“四子”都握在他一人手里,若有谁还敢说他郭存先也有办不成的事,恐怕连他自己都不大相信了。过去有许多企业、村里乃至党支部不能干的事,派出所就可以干了。枪杆子辟邪,也镇邪。以前村里有土地庙,现在人们不信神了,派出所就是现在的庙,什么鬼都能治。有句老话叫“哪个庙里都有屈死的鬼”,屈死的鬼有庙管着就没事,若没有个庙,屈死的鬼就得闹翻天。
郭家店有了派出所,还有不怕死的就来吧。
在时下还是计划经济的中国,郭存先这一套是新鲜玩意儿,既然连枪杆子都围着他转,别的还用发愁吗?因此市场也围着他转,城市围着他转,城市里各式各样的专家、能人纷纷往郭家店来,谁想拦都拦不住。郭家店不光有钱,还有机会呀!郭存先真是什么都吃头一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记者们围着他转,各种媒体围着他转,社会上的各种名流围着他转,特别是女明星们更愿意围着他转,找他做广告、拉投资、要赞助……哪个女明星敢亲他一口或让他抱一抱,他一高兴了说不定就送给人家一块一斤半重的大金牌。围着他转的女人越来越多,他学会了吃壮阳药,郭存勇每次去香港都得给他捎一包回来,更让他一阵阵有了一种天下无敌的感觉……
而郭家店的金牌做了一批又一批,却还是不够发的。本来是金牌围着他转,却弄得他经常围着金牌转,天天琢磨金牌该给谁,不该给谁……钱围着他转,他围着钱转;女明星们围着他转,他也围着女明星转……天转地转,神转鬼转,眼转心转,情转智转,这样转来转去,还有谁能保证脑袋不大?
郭存先被转“大”的不光是脑袋,话越说越大,口气越来越大,架子越来越大,脾气越来越大……后来大化市委书记高敬奇也把郭家店当成了自己的点,有事没事的每年总要来一两趟。郭存先却没有多少热情,完全是应付差事,有时干脆躲出去不见,有时明明就蹲在屋里也让下边人说他出差了,当然也不会把那一斤半重的金牌送给高敬奇。这就明确地告诉人家,从心里不买大化市委的账,认为高敬奇骨子里是对郭家店有看法的,当年往郭家店派调查组就没安好心。后来看省委书记都来了,自己再不到郭家店来点个卯就没法交代了……因此郭存先心里很清楚,眼下是大化市委以及高敬奇们需要郭家店,而不是郭家店需要他们。你既然是来求我的,想来沾我的光,就别再摆当官的臭架子了。
这可倒好,他还嫌别人架子大。所以他定了一条规矩,凡省部级以下的干部来了,他一概不接见,正好把大化市的领导全划到杠外边了。但有例外,郭存先几次让人给钱锡寿带信,只要他肯到郭家店来承认错误,向他说一句当年带调查组来整郭家店是错的,他就送给他一块一斤半重的金牌。郭存先还盼着张才千和封厚能来郭家店,并一次又一次地派人去请,给他们每人留着一块大金牌。你可以说郭存先有别的毛病,但他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可兼着大化市市长的张才千和市委副书记封厚竟都还没抽出空来。
特别是有恩于郭家店的老县长封厚,最近刚又调到市里去,因为忙人来不了也就算了,却居功自傲,倚老卖老,好转文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全天下都对郭家店和郭存先发出一片赞扬之声的时候,却写来一封大扫其兴大煞风景的信。封厚的信一上来就带着股酸劲,先说什么三天两头在电视上看见郭存先,比任何一个大牌明星的出镜率都高,三十晚上更是频频亮相,比国家领导人的镜头还多,就更别提平时那些铺天盖地的追踪报道。当下是媒体时代,媒体捧人可是往死里捧的,千万要清醒。还特别推荐两篇文章,供郭存先闲时一阅。
这是两篇什么狗屁文章呢?一篇是《古代的首富》,说的是晋朝的全国首富石崇,生活极尽奢靡,平时专吃用人乳喂养的小猪。就连他家的厕所里也必备有锦香囊、沉香汁、新衣服,并常有十几个美婢在伺候着。凡有人从厕所出来,都要更换一身新衣服,因为上厕所时穿的衣服已经沾上厕所的臭味儿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