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燃烧 > 默认卷(ZC) §第三十二章

默认卷(ZC) §第三十二章

工拿垄。他一落后,前面就有人偷偷替他铲一大段。还有,马春霞生孩子的时候,不知谁带的头,偷偷撬开仓房门,放进了十多盆红皮鸡蛋,还有小米和一包包红糖,蛋盆上有着一张张祝福的纸条儿,都没落姓名。他和马春霞感动得心底热流翻腾,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扑簌簌直掉眼泪。这种感情,比他在位当党委书记时那种下级敬畏上级的感情,还要令人激动,竟成了他当右派的最美好的享受……

贾述生走出办公室,嘱咐高大喜,立即去找王继善,再选择两三个专业人员,去渠首安排动工规划。然后,他又找到马春霞,让她把孩子安排好,抓紧到外地学习考察,主要是筹措和引进寒地稻种,这项工作必须在二十天之内完成,以不误农时。最后又嘱咐,渠首那边的工作,要抓紧安排起田埂,力争所有的熟地都种上水稻,没开垦的荒地能开多少就种多少。所需机械力量抓紧提个计划,分场革委会解决不了,就给总场革委会写报告,要求全场抽调一些人来参加大会战。他本想先去一队,直奔那批上海农业中专的知青,做做思想发动工作,但又一想,那只是所用人力的一小部分,就别舍近求远还是先到三队看看。他还不知道这些大城市来的知青是什么心态,什么情绪,况且种稻之事又不容拖拉,必须立即抽调人上去,先做搭棚支灶等工作。也就是说,还要重新恢复打成右派那年乍初会战的场面。现在就要摸摸情况,搞准干这些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先给分场革委会写报告,组织先遣队上去。

他心里有数,这些年国家没少给农场投设备,又进来这么多知青,抽出部分机力、人力参加水稻基地建设,是不会影响大局的。

他喊住三队队长周德富说明意图,两人朝三队的知青大宿舍走去。

眼下,正是下午刚收工,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男女知青们在场区来来往往,打水洗衣服的,到小卖店买用品的,三三两两散步的,也有坐在房头一男一女用煤油炉做小锅的,拉二胡的,吹口琴的,拉手风琴的……这之前,贾述生和其他牛鬼蛇神被圈到山上清林砍树、装车,专供大食堂的烧柴。今天第一次见到这一场面,心情非常开朗。转眼间,一个连队就进来了三百多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哈尔滨等地的知青,复转官兵当年建点的那些大宿舍又有了用场。天还是那片天,房还是那些房,比当年可更充满青春的活力和朝气了!他心里暗喜,北大荒自有后来人,这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确实需要一些有志向、有文化的新型劳动者。不畏艰辛的一代打江山,有文化的一代装点江山,这北大荒的江山将会展现更加多彩的绚丽风姿呀。

贾述生在周德富陪同下走到女宿舍房山头,迎面雀跃着跑来八名女知青,跑在最前头的一名手拿着一张卷着的红纸迎上来,说:“周队长,贾主任——”她说着一抖手里的红纸卷,“这是我们的请战书,我们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一口不熟练的普通话里夹着浓浓的上海味儿。

“噢,”周德富还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袁喜娣,你说的最艰苦的地方是哪里?是不是——”他指指贾述生,“是不是贾主任和那些关牛棚的牛鬼蛇神在山沟里清山砍林的地方?”

“周队长,你——”袁喜娣一噘嘴,“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嘛!今天上午开大会时宣布了农垦部要建设北大荒水稻生产基地的文件,我们了解了,听说这个基地要建在渠首,是新建点,当然吃住和劳动条件都没有分场部好,比较起来,当然就艰苦啰!”她说着又面向贾述生,“贾主任,听说你是英雄派,收了我们吧!我们好好向您学习,一定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那七名女知青接着袁喜娣的话,七嘴八舌地请求起来,这个说贾主任,收了我们吧;那个说,周队长,给我们说说情吧。闹得贾述生好感动。

“看来——”贾述生问,“你们都是上海知青了?”

姑娘们一起点头,应答是。

贾述生问:“袁喜娣,在渠首新建点,建设咱北大荒的水稻生产基地可是很艰苦呀,我得先弄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求到那里去?”

“贾主任——”袁喜娣银铃般的声音响了起来,“周队长知道,我们八个是上海文化厅办的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当时建校的目的,是为上海市各区和郊区县城戏剧团体培养人才的,因为不是国家正式统招之内的,这次也是下乡的对象。我们八名都是同专业的。毕业前夕,对了,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我们这个专业班的老师和同学编了一出歌剧,叫《八仙女》,‘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批判了,说演的是帝王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