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田市的领导已经成了一个习惯,他们每天早晨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摆放在办公桌上的当天的《锦田日报》。时尚一轻一重的脚步声刚在电梯口响起,王风耀就把报纸递给他说:“时市长,你看,这报社真不像话,怎么能发这种文章?”
“知道了。”时尚说:“我办公桌上有,进屋马上看。”
时尚往办公桌前一坐,首先看起报纸来。第三版整整一版,在报纸最上端通栏大标题是“关于‘人一走茶就凉’问题大讨论”其引号后边还缀上了“之二”的黑体字样。摆在首篇的大块文章的题目是《离退休干部不需要“茶”总是热的》,署名是石玉贵;靠左侧应该属第二篇,题目是《“凉茶”里能映出“狗眼”来》,署名是南方正;紧挨着的第三篇题目是《狗眼现象的普遍性与官场的特殊性》,署名是郑林。时尚看到这里,禁不住冒起冷汗来,好像心底在往外冒凉气。他眼前仿佛石玉贵、南方正还有郑林在指着他大骂:狗眼!狗眼!狗眼……
时尚努力镇静着继续看下去,还有三篇的署名都是退休很早的老干部,文章都不长,但题目很扎眼:一篇题目是《“狗眼”就是哈哈镜》;第二篇题目是《“凉茶”现象产生的根源初探》;最后一篇的题目是《凉茶是泼向和谐社会的阴沟水》。
时尚想从头到尾看一遍,好像被这些标题吓住了一样,慢慢闭上了眼睛,身子倚着沙发靠背,右手撮在一起捏着眉宇间都油光闪亮的肉疙瘩。
王风耀自以为是圈子里的人,也不敲门就蹑手蹑脚的进了时尚的办公室,见时尚这般作态刚退回一步,时尚猛睁眼一坐:“谁?”
“我,”王风耀笑着回答,“我一看您眯着了不想打扰您。”
“哎呀,吓我一跳。我怎么感觉像进来了刺客!”时尚冷静一下,拍拍桌子上的报纸说:“这些文章的标题都是一个风格,辛辣还带有火药味儿,好像是一个人写的其他人署的名字。”
“是,时市长,您看问题真透——”
王风耀说:“我一看就知道是郑林那小子写的,有些话就是他平常胡咧咧的!他在这些老干部当中一点也不起好作用。比如说拉着南市长到村子里老百姓家鱼池去钓鱼,不像到河里、大泡子里去钓,要花高价的。在市场上买一斤鱼需要五块钱的话,钓上来的鱼一条就要十块钱,这钱都要村子里垫,太败坏社会风气了!”
“那不是你们办公室的职权吗?”时尚不大高兴:“怎么让郑林这么个人给老干部开车呢?”
“当时考虑开这破吉普没什么,专门给在职刚退下来的领导办点个人家的事什么的。要不,他们要坐车队的好车,都专车了,也不好安排。”王风耀说:“没想到他这么整事儿呀!时市长,我想把他拿掉?”
“不行,起码眼前不行。”时尚说:“那些老干部正拿他当香饽饽,你现在拿掉不又惹事了嘛。等一等,反正这样的人是不能在领导身边的部门工作。”
王风耀点点头:“时市长,我明白了。”
医生的冷热敷疗法和两种眼药水融合使用对王风耀来讲也是见效的。他轻轻擦了擦略红发痒的眼睛,又觉得嗓子眼儿不舒服,胸也发闷,一边咳嗽着。刚走出了时尚的办公室,时尚桌子上的电话铃响了。
电话里南信有些着急的口气:“时市长,咱们市负责的五千万援藏资金需要到位呀?算这一次的话,我已经打了六次电话了,你总是明天、明天的,到底到哪个明天呀?”时尚说话办事应酬起来有个习惯用语,那就是“明天”。其实说明天的时候他根本还没有打算,但是来办事的人很高兴。有的来了几次,他还是明天,这才知道是他的推托专用词。郑林曾想专门写一篇对他这个“明天”的论述文章,觉得可以论出一个人物形象来,可以述出一段极幽默的段子来,还可以连论带述牵出一系列妙语绝句来。可惜写了没处发表,准备写进自己正策划的专著里。这篇文章写完了发不出去,把他憋得实在难受,尤其起的文章名字叫《明天市长》,他越琢磨越觉得很是得意。他想要是能发表出去,“明天市长”很快就会成了时尚的代名词。
“南信呀,”时尚显然在以长辈的口气教训南信,“你小子才当上个县委书记就这么和我说话了,我说明天就是明天。”然后把电话放了。这明天对他来讲真是他为官的法宝。
“时市长——”南信又拨通电话,时尚不接了。
时尚瞧着丁零响的电话直懊悔。当初阚来及沟通说让南信去援藏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他一口就同意了,现在想起这个差使真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