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今天心情又是多少天来少有的高兴。退休前要办的三件事情,尽管每件都有点儿小小的波波折折,但总算都有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他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也说明这个市长没有白当,要是老百姓的话,恐怕这三件事儿都难办成。说明尽管退休了,还是有自己的特殊位置和影响,以后还是要注意不该办的事情绝不伸手去办,想到这里起身就走。程林秀想说点什么,他回回头说:“等回来再说吧。”
南方正一进老干部活动中心二楼的大活动室就发现气氛不对,大伙都围着手里拿一张报纸的石玉贵愤愤不平地在说什么。这个说,太不像话了,那个说,这是在向咱们老干部发进军号呢!石玉贵一眼瞧见了进来的南方正,生气得抖着报纸说:“方正,你看,你培养的这办公室主任想干什么?”
南方正摸不着头脑,拿过报纸看不清楚,旁边退休了已经五年多的政协主席林涛问他戴多少度花镜?他说三百度就行。身后一位老干部递过了一副老花镜,南方正接过花镜戴上,从石玉贵手里接过报纸一看,在第三版上一个通栏标题写着“关于老俗话‘人走茶就凉’的大讨论”,下面是一篇黑粗体标题的大块文章,题目是《老俗话□里的是和非——略谈人一走茶就凉》,署名是王风耀。这篇文章的上面是黑粗体字的编者按,主要内容里没有倾向性观点,号召读者参加讨论。王风耀文章的下面是三篇小文章,第一篇是范晓晓的,文章的标题是《破俗话,树新风》,第二篇是幸福村村长王运来的,题目是《人走茶还热是不符合事物规律的》。南方正看到第三篇吃惊了,署名竟是靳玉娇的,标题是《谁能让人走茶不凉?》
石玉贵见南方正已经看了一遍,气哼哼地说:“你看看王风耀这小子写的最后那一段是什么东西!”
南方正把视线移到王风耀那篇文章的末尾,正要细看,郑林拿过去说:“南市长,来,您眼睛看着费劲,我来给你们读吧。”
南方正没有反对,郑林拿过报纸读了起来:“看来‘人一走茶就凉’这句老俗话流传至今,应该辩辩它的是是非非了,应该拨乱反正了。目前,一些离退休老干部由于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是非观,只考虑自己的一面,不考虑客观的一面,甚至想要沿袭掌握权力驾驭权力时的待遇,是多么的不现实……”
“纯粹是放他妈的狗臭屁!”石玉贵又开始骂人了:“我们谁这么想了?谁这么做了?王风耀这小子,不是纯粹在往我们老干部身上泼屎吗?我们连这点觉悟没有?再说,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刮起这么一股风波?”然后又指指南方正说:“方正,你瞧瞧你那儿媳妇写的那玩意儿,也不对劲儿,和他们瞎掺和什么玩意儿。你们看看,署名的那几个哪一个是群众得意的?方正呀,就你培养了这么一个玩意儿!”
“噢!”南方正摇摇头:“这件事情肯定是有后台!”
“后台?要是后台就是市委那边。”石玉贵说:“不是阚书记的事儿,就是宣传部的事儿,非找他们说道说道不可,这是什么意思!”
郑林喊了一嗓子:“对,我找阚书记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儿?不行咱也会写,这次他们那么说,下次就该咱们说了!”
“郑林,我看你很善于写这类文章,准备几篇怎么样?”南方正说:“主要是针对王风耀的观点写。”
郑林一拍手:“好,你们这么说,我现在手已经开始痒痒了。”
“这样吧,明天咱们先去找阚书记理论理论再说。”石玉贵是老干部的党支部书记,一挥手说:“行了,咱们先不生那气了,开茶话会去。”围着他的老干部一下子散开奔大会议室去了。
南方正本来是兴致勃勃地去参加茶话会,不料又惹了一肚子气,有个王风耀写那个东西,本来对自己就没面子,加上儿媳妇又掺和了这么一下子,让他心情刚放松一点儿又开始不平静了。回到家里,靳玉娇本来已经睡了,他忍不住还是逼着程林秀把她叫了起来。
靳玉娇揉着惺忪的睡眼一出屋,南方正就把报纸往茶桌上一摊说:“玉娇呀,你和他们掺和这玩意儿干啥?”
“哎呀,我以为出什么事了呢。”靳玉娇一看报纸就明白了:“那是人事局范局长找我,说写篇文章发表,我说我不会写,他说他帮我写,到时候签个名字就行,他们写了让我看,我也没看,能发表的文章还有啥问题?爸,出什么事了?”
“那——”南方正问,“写什么内容你知道不?”如今他瞧着眼前儿媳妇花一样的脸庞,倒不觉得是儿子的荣耀、家里人的光彩了。靳玉娇刚进家门的时候,特别是举行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