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容易触动许多人的利益,最好还是不动为好。如果按照刚才王枫副书记的建议,矿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做大和引进外来资本,那么,这又就涉及到秦钟山的利益了。吴曼的父亲就是一家规模不大的矿山的老板,整个矿也就三十个矿工,年收入一百多万。假若要真的改革,这样的小矿就难以生存了。
会议室一下子静了,现在的问题是出现了两种方向。接下来的发言,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两种方向,作出适当的选择。鲍书潮笑了声,又清了下嗓子,他有慢性咽炎,说话前总得喝水,不然说着说着就没了声音。他连着喝了三四口茶水,正要开口,桌上的手机却颤动了起来。他皱了下眉,瞥了眼,马上拿起手机,站起来,出了门。到了走廊上,才轻声道:“我正在开会呢。”
“我知道你在开会。”市委组织部的邢兴副部长,用他一贯的厚重的嗓音,道:“事情紧急。刚才天才部长回来告诉我,市里要对湖东班子作些调整,可能也涉及到你。”
“涉及到我?”
“是啊,已初步决定在湖东的现有副职当中,交流一位出去到别的县任正职。我看湖东符合条件的,也就一两个嘛!这事你得争取啊!”
“啊!好,好,谢谢。”鲍书潮将声音压得更低,问道:“这事令狐书记不知道清楚不?要不要……”
“没有必要。明一同志现在对他不太感冒啊!”邢兴停了下,说:“就这事,你继续开会吧。”
鲍书潮的心“呯呯”地跳了两下,他用手在胸部按了按,缓了口气,才开门进去。大家都还在等着他发言,他坐下来,“矿业改革是件大事。总体上,我是同意改革的。”他一边说一边在心里想:市里要动湖东的班子,是不是跟叶远水县长有关呢?或者是跟令狐安书记有关?叶远水最近一直在到处活动,这鲍书潮是清楚的。包括今天上午,叶远水到市委找南明一书记,他也清楚。有时候,他甚至有一种不太光明的念头:希望叶远水把事情闹得更大一些,好像这么一闹,他就能……当然,更多的时候,他是不太屑于叶远水的做法的。叶远水不断地找令狐安的茬子,在他看来,无异于自毁长城。令狐安不走,叶远水也当不了书记。何况叶远水找令狐安茬子的理由就是矿业,这多少又让人感到是权力旁落后的一种报复,或者是一种抗争。鲍书潮对叶远水的做法,心知肚明,却从不发表看法。在政府班子里,他算是与县委最亲密的。特别是与令狐安。而且,私下里,鲍书潮有一种直觉:自己很快就会转到县委这边来的。周一,他陪同令狐安接待省发改委客人,晚餐后,令狐安就曾意味深长地暗示他:县委的班子马上就要配齐,要做好到县委工作的思想准备。到县委工作?除了副书记,还能有什么位子?
“为什么我觉得矿业需要改革呢?首先是从政府财政上看,矿业现在的贡献虽然很大,但与迅猛发展的财政需求来比,差距却越来越大了。政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是不是矿业的贡献已经到了最大化?我看没有。矿业税收的规费上缴面,也只达到了百分之六十。还有百分之四十是隐性消化了的。其次,从全国的矿业改革大趋势看,都在走向集约化。集约化就是竞争力,连山西这样的煤炭大省,也提出了矿业集团化的概念。集约化有利于先进技术、人才和资本的集中,也能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这第三嘛”,鲍书潮喝了口水,将笔记本打开,似乎是望着本子,其实还是在脱稿:“第三,矿业是湖东的经济命脉,但也潜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至于是哪些问题,大家也都很清楚,我就不说了。怎样解决这些潜藏的问题,创造一个矿业发展的更良好的环境?怎样使矿业既是湖东经济的命脉,又不会成为湖东的滑铁卢。当然,我这话言重了。我只是希望!有些同志不是一直在……”鲍书潮还要说,被手机振动声给打断了。他只好停下来,嘴上说着:“我的意见完了。”一边用眼盯着手机屏幕。这回是市委办公室的周强主任,也是他大学时的同学。他拿着手机,到走廊上接了。周强说的也是邢兴刚才说过的话。这世上的组织纪律啊!鲍书潮装作不知道,用很吃惊也很意外的口气谢了周强。
方灵也出来了,笑着道:“书潮县长忙嘛!还是‘无机时代’好啊!”
“也是。没个安宁。”鲍书潮笑笑。令狐安也出来了,手机拿着手机,招呼鲍书潮,请他过来一下。两个人进到令狐安的办公室,鲍书潮问:“令狐书记,有……”
“啊,啊,刚才接到个电话,市里马上可能对湖东的人事有所调整。你有机会啊!争取些吧。”令狐安突然转了话题:“远水同志今天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