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该怎么办呢?
为了寻找出路,我们做了很多交流。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面对现实,直面困境,顽强自救。男孩深切领会到,逃避责任不是办法,不是出路,而且会真的毁了自己。困境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必须勇于面对。但是,具体说来怎么办,男孩还是有些茫然,他说自己已经是最后几名了,还能重新找回以前的好名次吗?
我的建议是,先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就此我们作了交流,男孩领会了从小事做起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成功几乎都是从小事做起的。现在,男孩该从什么小事做起呢?最后我们确定,先从正常作息开始,让自己生活正常化。然后在制定学习的具体目标。总的说,要坚持小步子原则。这样,更容易看到希望,更容易激发动力。至于最后的名次,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现在不要管它。
最后,与家长沟通了情况,也达成了共识:对孩子,暂且不要求分数,重在要求生活正常化。只要帮助男孩生活走向正常化,就意味着帮他开始了切实的自救之路。沿着这条路,必会逐步走过困境,走向新的希望。
大约两个月后,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了男孩的好消息:可以正常听课了,最近一次的考试名次也开始前进了。男孩语气中,充满了重新找到希望的欣喜。我知道男孩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也知道男孩前面的自救之路还很长。但是,这总比自我心理免责更现实,更可靠,更有希望。
【马老师微语录】人面对某些困境的时候,常常会希望自己有病了,甚至会真的有病了。